本篇文章3726字,读完约9分钟
秋冬季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剑出鞘“1+6”组合拳攻击空气污染
本报记者梁报道
派出28个空气污染防治检查组用了近5个月的时间,环境保护部的深入调查最近终于有了结果。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消息称,经检查,28个城市有22832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7180家企业存在气体扩散、混乱和污染问题。有4000多家无污染处理设施,2480家企业没有污染处理设施,2016家企业污染处理设施运行异常,4家企业涉嫌自动检测欺诈,3310家企业涉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处理问题。
从这组数据来看,我国部分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企业污染控制不力的“分散、混乱、污染”现象依然突出。事实上,9月1日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137 μ g/m3,部分地区污染严重,超过200 μ g/m3。空气污染控制的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做好秋冬季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日前,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交通部等6个省(包括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河南)联合组织开展了一项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市人民政府公布了“1+6”组合拳计划,控制秋冬季空气污染,包括“2017 -2018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一方面,《纲要》的出台意味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环境监管风暴;另一方面,在监管风暴下,它不仅改善了空气污染控制空空气质量,而且促进了供应方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
深圳市固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陈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计划基于秋冬季温差、气压、风速和空空气动力学的常识,着眼于空气污染和烟雾形成的因素,理论联系实际。因此,该方案能有效降低秋冬季区域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控制的首次增长是15%
“坚决捍卫蓝天”是今年政府环保工作报告中的承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环境保护部要求京津冀空气污染传播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低15%,重污染天数降低15%。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地区第11轮大气污染控制强化监管从9月1日正式启动。根据《规划》,将安排集中监管的统一安排,集中监管将分15轮进行,共210天,分两个阶段进行。
应该指出的是,“计划”是第一个专门为秋冬季空气污染控制制定的政策,旨在改善秋冬季空的空气质量,减少严重污染天气。
记者注意到,除了各城市设定的环保双降目标外,整个计划还有一个重大突破,业内人士称之为“双保险”。据记者了解,定量问责制的概念是首次在双降指数的"增强版"背后提出的。问责机制是让副县长、副区长、副市长和市委书记对污染浓度上升而不是下降以及气体质量恶化负责。
国家环境保护监督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表示,量化问责的重点是县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落实情况,并延伸到地市级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的落实情况,这些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不得应对、懈怠或乱作为。“如果你不工作,你可能会传播东西。只要你不履行你的责任,你就会被追究责任。”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有必要为环境保护设定量化目标。然而,目标不能用一把刀来切割,如果用一把刀来切割将会非常危险。因为对许多城市来说,污染不是城市本身的问题,而是周边地区的问题。
林告诉记者,以北京为例,北京几乎没有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为什么北京还说有污染?事实上,污染源是由周边地区的污染排放造成的,包括滨河区和山西。
据记者介绍,在过去控制环境污染的行动中,今年冬季控制空气污染的努力将更加激烈。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镛表示,每个人都可能认为前期的监管力度已经很大,秋冬季的监管力度会更大。目前,已经动员了5600人在前面监督。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抽调一批监测人员立即“上前线”,对大型企业的排放是否超标进行检测。此外,还将派出一些“特别工作组”对关键地区进行重点突袭。
在环保的“高压”下,今年秋冬的污染情况如何?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追求经济建设,环保意识相对薄弱。起初,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评估项目环境影响的意识,后来一些地方污染企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规划的实施、执行、实施、监督和管理体现在许多环节,重点是地方政府对规划的理解和实施的力度。
松散煤的处理成为关键
根据相关数据,工业排放是中国空气污染的最大排放源。目前,工业排放是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初级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最大排放源。民用排放是主要pm2.5的重要排放源,交通排放是nox和vocs的重要排放源。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90%,烟尘占85%,氮氧化物占70%。在这些污染物中,挥发性污染物都来自工业污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方案》涉及加强监管、巡查和专项监管等六大配套方案。其中,“2+26”城市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措施,包括燃煤、工业、机动车、粉尘排放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等11大项和32小项。其中,秋冬季减排的重点领域是“两分散”(即分散燃煤和分散污染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空空气空粒子,它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空气中。Pm2.5可以转化为硫和氮的氧化物,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由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等)造成的。)和垃圾。
近日,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大气污染物减排任务是去年的两倍多,是去年的近三倍。在执行方面,去年的执行与今年的暴虐执行不同,所以我相信今年的减排是非常大的。
商界能源行业分析师何杭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冬季,燃煤仍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此外,柴油车辆、卡车和排放物中的杂质会导致/0/气体中的大量颗粒。
“实现双减排目标,提高空燃气质量非常重要。”林说,在冬季,雾霾特别严重,而雾霾严重的原因也可能与气候有关。但主要原因是它与用松散的煤加热有很大关系。如果能把松散的煤转化成电能,这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那么,松散的煤真的是烟雾的“罪魁祸首”吗?此前,在一次讨论雾霾问题的座谈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敏给出了一组数据:“对于散煤的燃烧没有环保措施,1吨散煤直接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排放物是同样质量的煤。超过10次。”
“如果我们说煤是空气污染的根源,我个人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我们不能把今天的空气污染完全归咎于煤炭工业。”高认为,早在20世纪70、80年代,京津冀周边地区主要钢铁企业使用的燃料完全是煤,可以说是大烟囱林立。目前的脱硫、脱销、消烟除尘技术尚未应用,飞灰和烟气确实对大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然而,烟雾是近年来才形成的严重空气污染的症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即污染源不能从点扩大到面,导致决策层误判,导致空气污染整治工作不彻底,整治效果降低。
大气治理压力依然存在
此前,在一次环境峰会上,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王晋南表示,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几乎所有与空气污染物相关的指标的排放量都是世界第一。目前,对中国大气环境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CCID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表示,空气污染防治仍存在“缺陷”,如注重末端治理,忽视源头控制和清洁生产。“十二五”特别是“大气十大”实施以来,雾霾治理的“硬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自秋季以来,京津冀地区典型的雾霾天气持续存在,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环保部实施的“利剑行动”也引起了业内部分人士的关注。
林表示,大多数接近环保的企业实际上处于环保的边缘,环保监管在短期内确实对一些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如果环保检查组离开,这些处于环保边缘的企业还会开工建设吗?
何杭生还认为,在很多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比如钢铁、焦化,由于利润高,个别企业会不会在环境风暴下顶风作案?如果有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那么这个“计划”将大大减少。
林建议,在污染控制方面,仅靠环境监督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制度建设出发,提高环境保护的门槛,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惩罚力度。
"要控制空气污染,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何杭生说,源头控制简单地意味着需要控制污染源,即当前的环保整改和生产分离。因此,监管当局应该实施严厉的处罚,不应该允许企业利用这些处罚。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和将污染企业转变为绿色企业的企业也应得到宣传和奖励。只有赏罚结合,市场和社会才能信服,环保工作才能平台化、大众化、开放化。
高说,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建立长效治理和监督管理机制,避免地方职能部门误解规划的中心思想和宗旨。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应该走过场,我们不应该借此机会掩盖过去的不作为,利用纲要实施过程中的混乱局面。
同时,高建议监管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在真正理解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中心思想的同时,可以考虑国家能源现状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积极配合实施国家“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标题:利剑出鞘 “1+6”组合拳攻坚大气污染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