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4字,读完约3分钟

我听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香黄旗国家税务局的“特别代理人”左志军,想下到嘎查(蒙古语,相当于一个行政村)给贫困的牧民配石头企业。8月23日清晨,记者尾随其后,赶往“精准扶贫”目标哈尼乌拉嘎查。

精准扶贫勾勒草原生态画卷

道路在车轮下延伸。八月,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绿波滚滚,画卷铺展,只有绿色,没有墨线勾勒。

据说是“特约记者”,实际上,左志军的实际身份是黄旗国家税务局局长和援助对象哈尼·乌拉·嘎查的“一秘”。他告诉记者,黄旗是一面纯畜牧业的旗帜,拥有3.1万人口和1.8万牧区人口。其中,1.2万人直接从事畜牧业生产,畜牧业收入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贫困人口众多。当地水资源短缺严重,十年干旱,连年春旱,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近年来,旗委会和旗政府对草原生态保护实行补贴和奖励政策,严格控制天然草原的承载能力,拓宽牧民增收渠道,使草原自然恢复和恢复,才有现在的景象。“作为指定的援助单位,我们必须帮助贫困牧民增加收入,摆脱困境,保护和恢复生态。这是精准扶贫的重点。”

精准扶贫勾勒草原生态画卷

汽车一停下来,得到消息的牧民们就兴奋地围了过来。第一批加入运输协会的老牧民张婉悠拉着左志军的手问:“左书记,我听说我们国税局已经联系了运输队赚钱,大伙儿都盼着您来呢。”“张大哥,这次我们联系的是全球石材行业的运输业务项目。只要我们做得好,一辆车的年收入可以增加一两千元。”

精准扶贫勾勒草原生态画卷

据了解,湘黄旗国家税务局多年来一直在帮助哈尼族乌拉嘎查。多年来,该局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帮助嘎查贫困牧民修建房屋、道路、水井和青贮饲料基地,帮助贫困牧民发放养老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赢得了当地牧民的广泛好评。

精准扶贫勾勒草原生态画卷

然而,仅靠扶贫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与其教人钓鱼,不如教人钓鱼”。湘黄旗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石材是该旗的重点税源之一。起初,当地石材企业租用外国运输车辆将原石从矿山运输到奇立石材园区进行加工生产,Bayintala Haniwula Gacha恰好在企业的运输路线内。该局利用嘎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熟悉石材企业情况的便利,成立了贫困牧民运输协会,所有运输司机均来自当地贫困牧民。他们利用银行贴息贷款和政府财政补贴政策购买大型机械,帮助嘎查陆续购买24辆运输车辆为石材企业运输原材料。由于运输司机均来自当地贫困牧民,他们在运输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护草原环境,大大减少了对草原的挤压和破坏,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精准扶贫勾勒草原生态画卷

哈尼乌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屠步星对记者说:“嘎查有56名纯牧民,现在有24名已经开始运输工作。运输车辆一年能挣15万元,收入大幅增加。许多牧民在镇上买了房子,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仅去年一年,就有7名贫困牧民脱贫。由于放牧不再是养家糊口的唯一方式,整个村庄的牲畜数量从5600头减少到现在的3600头,减少了36%。严格控制在草原承载力红线内,草原生态恢复越来越好。如今,我们最想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赚钱,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精准扶贫勾勒草原生态画卷

望着绿眼睛的草原,望着人头攒动的牧民之乡,感受着精准扶贫勾勒出的草原生态图景,记者见到了图布星书记和左志军,当所有贫困牧民脱贫后,他们来到哈尼族乌拉嘎查为牧民的家乡庆祝。

标题:精准扶贫勾勒草原生态画卷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