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0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4日电-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的《2017年全球旅游发展报告》指出,旅游扶贫也是一种“造血”扶贫,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扶贫”。发展全球旅游业扩大了穷人的覆盖面和减贫的有效性。
福建省泰宁县以旅游为导向的第三产业占全县gdp的1/3以上,旅游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1/4。旅游专业人员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1/5,其中旅游驱动型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5%。
2015年,河北省涞水县陆机村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元。2016年,县旅游部门借助冰雪旅游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500元,实现全村扶贫。
宁夏西吉县龙王坝村、四川绵阳南华村等地的农民都成了导游和服务员,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报告指出,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对西部地区的扶贫有很好的效果。全球旅游是富民之路,是努力实现消除贫困奋斗目标的有力武器,是实现金山银山青山绿水的必由之路。
目前,全国旅游示范区500个创建单位中,海南、宁夏有2个省(区)、91个市(州)、407个县(市),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球旅游业为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一般、甚至缺乏旅游资源的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可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特色文化生活方式”等全球旅游资源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报告称,全球旅游战略的意义和影响将远远超出旅游领域,成为在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的新引擎。
标题: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扩大扶贫覆盖率和有效性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