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彭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刘国强15日在2017年金融街(000402)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金融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一些资金在金融体系中停留时间过长,呈现出脱离现实、空虚的趋势。

刘国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要勇于做减法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必须善于加法,勇于减法."刘国强说,从加法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低迷后的一种本能想法,客观上也是必要的。但是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

刘国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要勇于做减法

刘国强介绍说,近年来,中国也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力度,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建设方面的合作。同时,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创造大量金融工具。在债券融资方面,直接融资发展了绿色债券、双重创造票据、扶贫票据、社会效应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初步测算,从2015年到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为企业节省了2000亿元的资本成本。这些添加措施是针对当前的,必须在未来进行优化。

刘国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要勇于做减法

在减法方面,刘国强指出,今年以来,杠杆率有所下降,从现实转向虚拟现实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下一阶段还需要减法,在某些方面还需要努力。

刘国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要勇于做减法

首先,我们应该降低杠杆率。这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关键措施。在高杠杆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上涨。这一方面导致从实体经济中吸引资产,另一方面增加实体经济的运营成本。吸引资本和推高成本相互作用,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偏离现实,走向空虚。因此,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序降低杠杆率,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最重要环节。

刘国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要勇于做减法

二是减少金融混乱、非法集资、乱杠杆、表外业务、非法套利等。不仅直接增加了金融风险,也是金融体系脱离现实的途径。如果减去这些,一些基金自然会回归实体经济。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但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必须认识到,金融业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与其他行业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所有金融企业都必须持许可证经营,接受监管,为实体经济服务。

刘国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要勇于做减法

三是减少不符合供给方结构改革要求的资金。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不对外开放,不能作为帮助落后产能摆脱困境的借口,甚至成为给僵尸企业“打点滴”的手段。金融服务的目标必须符合供应方结构改革的要求。例如,必须减少僵尸企业、隐藏的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投机,以便释放资源,为满足供应方结构改革要求的实体经济服务,并培养新的结构和新的动力。

刘国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要勇于做减法

此外,刘国强强调,在其他领域,它也可以通过加减的思想得到促进。例如,在监管中,强调统筹规划将减少多头监管的现象。

标题:刘国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要勇于做减法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