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8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规划》,指出2020年将建成3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着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模式和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由于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园区具有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等特点。,它能与特色城镇很好地发展和相互促进。
农村产业整合的动因分析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在“十三五”规划中再次强调,发布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计划。农村产业的整合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和关键。具体而言,促进农村产业一体化背后至少有三个主要动机。
第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结构性调整,逐步向重质量、求效益的方向转变,更加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一方面,中国农业竞争力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发展落后;另一方面,农村空心态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产业整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社会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农业收入动力不足,农民积极性不高,中国粮食产业竞争力下降。通过产业整合延伸和补充产业链,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水资源等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23产业发展来帮助农业。
第三,创新驱动。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紧张平衡,高库存和高进口并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必然对未来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创新是实现产业整合的内在动力。其中,科技创新贯穿农业的方方面面,为提高工业技术水平提供支撑;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相关行业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制度设计创新是强有力的保障,供给方面的改革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示范园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的整合与发展是农村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而建立农村产业整合与发展示范园区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通过建设农村产业整合发展示范园区,可以实现多模式整合和多类型示范,通过复制和推广先进经验,可以加快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新型农村新型产业。
为确保示范园区建设顺利进行,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将出台政策保障措施,包括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完善土地利用保障机制、加强产业整合和公共服务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障示范园区的建立。
例如,在2017年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调整中,200万至300万元的补贴可用于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试点项目,200万至1000万元的补贴可用于冷链物流项目,30%至50%的投资补贴可用于农产品(00061)流通体系建设项目。
总的来说,三次产业融合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农业增收效益和农民收入。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示范模式和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这篇文章来自未来工业研究所,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再提速 未来将建300个示范园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