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7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伟
最近,a股的数量可以扩大,吸引了投资者对增量基金的热烈讨论。
a股在2015年6月见顶后,成交量大幅缩水。牛市高峰时,上海股市日成交量超过1.3万亿元,但今年上半年,日成交量低于2000亿元已成为常态,1500亿元以下的土地量频频出现。随着基金周转率的下降和去杠杆化,a股陷入了股票基金的博弈模式。正是由于股票基金的博弈,a股市场才容易在主板和创业板之间“跷跷板”。人们普遍认为,打破股票型基金的游戏模式,有效引入增量型基金,是市场持续上涨并转变为全面牛市的关键。
随着近几个月a股稳步上涨,特别是上证综指上个月成功突破3300点大关,一些增量基金活跃起来。这两个城市的成交量可以回升。9月12日,营业额达到7571亿元,创下近11个月来的新高。根据保险基金发布的《2017年8月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调查与分析报告》,8月份的买入指数为52.2,比7月份的45.9高出13.7%。这是该指数自去年12月跌至中性值以下以来首次回到50以上,表明投资者的购买意愿明显提高。
三类资金的流入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首先,从8月28日到9月13日,沪深股市的财务余额连续13个交易日上涨。结果,两家公司的余额超过9800亿元,创下2016年1月22日以来的新高。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8月29日的融资余额为5532.7亿元,9月14日增加至5795.4亿元。与6月1日的5028.81亿元相比,上海股市融资余额明显回升。融资客户不断增加头寸,表明市场情绪正在改善,风险偏好正在改善。
其次,购买外国资本的热情增加了。去年以来,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港股估值偏低等因素,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的资金流动一直是“南热北冷”。然而,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现象已经逆转,甚至表现为“南方冷北方热”。8月1日至9月14日,沪港通下沪港通的净流入比港股通高出约80%,深港通下深港通的净流入比港股通高出约55%。投资者发现,北行资本的净购买量在今年4月见底,并连续4个月上升。8月份,北行资本购买a股的净值创下今年新高,达到270.28亿元。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外资增加对a股的配置与近期人民币升值以及a股被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有关。此外,像金融家一样,外国资本增加了其风险偏好。
第三,一些券商研究发现,第二季度直接入市的“国家队”股票市值较第一季度增长11.42%,为历史最高水平;与第一季度相比,持股数量增加了3.52%。“国家队”在第二季度持有的股份数量达到1213股,比第一季度增加了76股,为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备受关注的养老金在第二季度末成为三家a股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之一。可以预见,养老金将成为a股重要的增量资金之一。
根据广发证券研究报告,自8月份以来,股市流动性有所改善,机构投资者(基金发行)、个人投资者(杠杆基金、新投资者)和海外基金(沪港通、深交所、qfii、rqfii)的净流入明显增加,但只有工业资本的净增加量出现下降。不考虑证券交易结算的影响,8月份新增资本流入约为1067亿元,7月份仅为108.68亿元。然而,研究报告指出,资金持续流入对市场的影响是“在空加油”还是“阻止上升趋势”,这取决于政策和宏观环境是否具备从“存量”向“增量”过渡的基础,短期内谈论“增量市场”并不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工业资本的减少非常激烈,与6月和7月相比,自8月以来减持的重要股东数量大幅增加。工业资本处于净流出状态,这降低了增量资本流入的影响。在这方面,散户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更有可能的是,a股今年仍将呈现结构性市场。
标题:A股增量资金来了吗?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