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4字,读完约4分钟
热点焦点■本报记者郭金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发言人孟伟9月15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去年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目前,中国的投资环境对外国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并得到外国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始终保持在世界前三位,基本面基本稳定。媒体对去年以来吸引外资规模下降的担忧,我们必须客观、全面地看待。”孟伟说道。
一方面,国际跨国投资仍处于曲折复苏阶段,波动成为常态。据贸发会议统计,2016年全球跨国投资规模下降了2%。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2016年美国吸引的外国投资下降了1.9%,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44.2%。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吸引外资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增长速度、结构和动能正在转型调整。今年上半年,我国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的外资流入有所减少,但高科技制造业和高科技服务业的外资流入实现了快速增长。由此可见,外资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
孟伟表示,在吸引外资的转型升级阶段,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保持了对外国投资者的强大吸引力。
一方面,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支撑完善、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增长迅速,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这一切都为企业投资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分权和备案制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今年6月,贸发会议发布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中排名第二。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的调查,2017年,69%的美国企业将扩大在华投资,约三分之一的欧盟企业将把中国列为R&D三大投资目的地。最近,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外国投资项目显著增加。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外国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孟伟说,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成功实践。为了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今年中国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出台综合政策措施。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新形势下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取向,提出了40多项具体措施,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目前,各地区、各部门都在积极实施。
第二,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今年7月实施的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限制性措施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并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原则上,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应进行备案管理,外国投资准入不应受到限制。在此基础上,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试点。今年下半年,金融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外资准入将进一步放宽。
第三,促进内资和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产业支持政策和创新支持政策同样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按照统一标准审查营业执照和资质申请,给予境内外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化工作的机会,促进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上市发行债券。
第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为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提供各种支持政策。今年2月发布的新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扩大了中西部地区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
“下一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与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落实这些政策,继续推进放宽外资准入,简化外资管理程序,支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强商业环境改革,营造更加开放、公平、便利的投资环境。”孟伟说道。
标题:我国吸引外资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