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1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9月20日(新华社)——9月19日,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和智能物联网公司g7今天联合发布了《中国道路货运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物流业面临着提高效率的关键问题,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是帮助中国物流企业提高效率的关键。
据报道,中国道路货运总周转量为6100亿吨公里,重型卡车超过500万辆,轻型和中型卡车超过1400万辆,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道路运输市场。相比之下,中国物流业的效率不高,物流成本占gdp的1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0%的水平。
贝恩公司全球董事总经理程心表示:“与快递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相比,道路货运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在市场增长不温不火的情况下,卓越的运营效率对物流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使用大数据管理可以大大提高运营水平,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果物流公司不能充分把握数字技术红利,它们将错失快速增长的机会。”
七国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翟学勋表示:“物联网技术是智能物流的基础。过去,物流业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车辆、仓储等设施的不断优化,投资非常大。物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就需要实时数据支持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即基于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智能物联网服务平台。
G7、贝恩、连云媒体、京东物流、昌九物流(603569)、沃尔沃卡车等嘉宾畅谈“智能物流”。贝恩与g7合作,利用g7系统对50多万辆货运车辆的运营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物流和汽车运输市场的总体格局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为枢纽的运输网络已经形成。第二,线路繁忙,但平均速度普遍较低。第三,拥堵现象普遍且日益严重,具有高度的随机性。
根据报告,中国交通拥堵有一些客观原因,例如,汽车拥有量的增长率超过了公路承载能力的提高。然而,在车队的实际运行中,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动态路径规划来优化路径选择,避免拥堵,提高效率。从拥堵预测、路径调整和拥堵原因分析的角度来看,动态路径规划大大降低了交通拥堵的风险。通过对车辆位置和行驶速度的分析,数据平台可以及时发现拥堵,提前向车队发出警告,并通过路径规划和实时语音交互引导车队选择最佳行驶路线,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此外,整合拥堵路段的驾驶员反馈,还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分析拥堵原因,加快拥堵处理速度。
报告发现,在中国,路由实时监控设备的安装仍有很大发展。2015年,中国只有9%的车队车辆完成了路径设备的安装,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20%的装载率。报告称,随着中国大型车队的整合、物流技术的提高和车队管理提供商的发展,动态路径规划将越来越受欢迎,并成为汽车运输业的一剂强心针。
本报告还分析了汽车车队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车队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车辆行驶效率的提高。二、提高服务水平,从需求方面提高车辆利用率。第三,通过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来提高油耗效率。第四,利用大数据提高运营水平,降低油耗。5.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六、通过数据平台协助驾驶行为,降低事故率。
基于本报告的主要结论,贝恩为物流运输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物流企业在进一步优化枢纽和运输网络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各大区域物流中心配送模式的实际情况和差异。二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分析工具,动态规划路线,更合理地避免拥堵,提高物流时效性和效率。第三,扩大船队规模和进行大规模经营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4.使用数字手段实时监控车辆状况并准确管理驾驶行为是提高车队效率的另一个关键。
标题:贝恩携手G7发布《中国公路货运市场研究》报告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