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13字,读完约7分钟

正文/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周为民

我想说的是,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不能动摇。

历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些经过讨论、辩论和澄清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被再次辩论,似乎变得模糊不清。我们现在讨论的大数据和计划经济就是这种情况。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著名辩论(编者按:米塞斯和兰格的辩论)之后,计划经济的不可行性得到了强有力的理论解释。虽然苏联的出现激发了当时的计划经济思想,但理论和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毕竟只是一种幻想。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如今,大数据的出现再次唤起了这种幻觉。今天,大数据技术可以使计划经济再次可行的想法实际上是一个长期以来被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否定的概念。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大数据本身是市场的产物,是市场在市场环境下带来的技术创新,它不能成为计划经济的基础,因为它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中国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许多同志似乎还有一个问题到现在还不能解决。他们认为,为什么要否定计划经济?有计划地做事和节约有什么错?我们为什么要否定计划经济?过去的问题是计划经济做得不好,所以改进的方向应该是完善计划经济。我们怎么能否认计划经济呢?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事实上,我们应该明白,计划经济的本质不是有计划,不是谈论计划,而是一种控制经济、命令经济,一种类似于战争控制系统和战时控制的组织。与以人的独立活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不同,计划经济的本质是否认企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是计划经济的关键,也是其根本缺陷。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由于这一缺陷,计划经济固有的弊端就产生了。大数据技术无法改变计划经济否定人的自主性和人的自主活动的本质,因此也无法帮助计划经济克服其固有的弊端。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首先,计划经济不能帮助计划者获得充足和无限的信息,尤其是知识。也就是说,在分散的市场决策中,计划经济不能专注于个人独有的知识。这是不能提供的,有一个深刻的证据。尤其是,它不能把个人特有的直觉、想象力和决心作为独立的主体。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第二,大数据不能帮助计划经济解决内部动力机制,也就是说,它不能有效地激励。

第三,由于其性质,计划经济否认个人和企业的自主权。即使有了大数据,它也肯定会压制企业家的角色,甚至可能因为大数据而压制企业家的角色。因此,它肯定会抑制创新活动。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例如,乔布斯可能从不收集市场信息。为什么?他的理由是他想创造的产品根本无法在市场上买到。他特别喜欢引用福特的话。当然,福特也有这个想法:如果你去调查,不管你问他需要多少人,他肯定不会说他需要一辆车,但他会说他需要一辆更好的马车。因此,像这样的创新不是通过现有的数据收集,而是通过企业家的创新作用来实现的。而计划经济的本质,它不能做到这一点。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第四,大数据技术不能使计划经济确保其集中决策能够始终按照社会利益的方向分配资源。我们讨论了产业政策,特别提到了产能过剩。这些现象是什么?很多资源都不匹配。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此外,中央政府一再表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二是落后。当然,这并不是说技术和工艺落后,而是说生产结构落后。这些都不能由大数据来弥补,因为政府的集中决策可能有特殊的偏好和目标,而这些偏好和目标可能是不符合社会利益的资源配置。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第五,资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需要一个政治、社会和文化高度集中的直接控制系统与之合作。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因此,如果按计划经济的本质重新启动计划经济,其相应的政治制度将不符合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不符合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发展方向。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综上所述,无论大数据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无法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因此也无法成为计划经济的有效工具。因为这个原因,逻辑非常清楚。如果大数据能使计划经济承认和肯定个人和企业的自主性、独立活动和独立利益,那么计划经济本身就不需要也不会存在。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即大数据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第二,为什么中国人很难理解市场经济?有些同志还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搞计划经济20年了,现在改了40年。为什么它还没有被改变,为什么改变它如此困难?事实上,我们应该知道,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不仅是自1949年以来,而且是自1840年以来。事实上,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在中国历史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为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以来,历代的一项做法基本上一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延续下来。那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强调农业和压制商业。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所谓的商业抑制意味着总是尽一切可能限制和排斥私人市场活动。所有所谓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产品都应该由国家控制,如传统社会中的盐和铁。盐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铁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手段,尽管政府作坊生产镰刀等产品,历史书《盐与铁理论》说割草是无痛的。即便如此,这也是垄断控制。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另一方面,所有那些利润丰厚的产品也由国家控制,如茶和铁。整个系统的目的是什么?是压制和排斥民间工商业活动。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轮工业化和现代化,即19世纪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或国家垄断发展。他向国民党政府明确表示,首先要控制国家财政。后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贸易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被采用。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事实上,为什么我们可以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因为这种系统模式完全符合我们的传统。

因此,这样,我们今天在改革过程中想要改变的不是过去二十年的传统,而是两千年的传统。中国缺乏市场经济的历史和文化。因此,中国人很难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我们自然对市场的作用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总觉得信任市场是混乱的。相反,我们习惯于坚定地相信和崇拜权力的力量。因此,我们不容易相信市场经济。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全面完善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人的自治,人是独立的主体,是民主的自治经济。因此,他们对市场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事实上,他们对人们的独立活动也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包括一些新情况和新情况,旧思想和旧意识会立即上升。就像认为大数据可以恢复计划经济一样,是这样的。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事实上,这种思维是用简单的机械工程和技术思维来对待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表现,而不理解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的逻辑。

第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不能动摇。

此时,最重要的是,大目标和大战略必须坚持,不能改变。在什么情况下,大战略和目标容易改变?两种情况。

一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个时候,很容易认为我们有信心、条件和力量去改变。

第二种情况是遇到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这个时候很容易改变。我认为这个时候有必要改变。许多问题保持不变。

而刚才,我们在当下,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一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突出的矛盾,所以很容易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这样一个想法,这需要改变和有条件的改变。此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因此,根据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坚持改革是正确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是衔接的,而私营企业的活动应该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空.按照市场方向,宏观调控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要避免多年来反复出现的现象,即一旦宏观调控刚刚扩大,就一定是国有企业扩大,一旦收紧,就一定先打击民营企业。这是我们宏观调控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标题:财知道341期: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