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8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乌鲁木齐9月28日电(记者杨铮通讯员赵红杰)兵团第三师图穆舒克,位于沙漠戈壁边缘,犹如一颗镶嵌在祖国西部边疆的明珠。9月27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位于“沙漠之珠”的图穆舒克高中,迎接他的是现代化的体育馆、图书馆和教学楼。“广东东莞援助”的标志随处可见。
事实上,广东东莞的援建不仅改变了学校的建筑和场地,更神奇的是援建者让沙漠前沿的孩子们享受到了大城市孩子一样的先进的信息课堂教学!
“新学期开始以来,学校基本普及了示范信息课堂教学,即‘三通两平台’教学,在整个喀什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兵团第三师教育局工作的东莞援助干部张建强告诉记者。
据报道,2016年,教育部专门发布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三环两平台工作要点》,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近年来,Tumushuk市政府也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宽带网络校际交流、优质资源班际交流、电子学习空人人交流“三环两平台”建设,构建了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经过努力,图穆舒克中学“三通两平台”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如何发挥平台的作用,使教育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全面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这项任务落到了张士泉的肩上,他是东莞援疆工作队的一名高级数学教师,也是肇庆市四会市华侨中学的一名教师。
今年2月,张士铨带着第八批广东省援建干部进入新疆,现在图穆舒克是高三的高级班组长,担任重点班和普通班。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张士铨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三环两平台”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探索,今年3月30日,张士泉首次利用市政府新建的电子屏幕和学生的平板电脑进行信息教学,受到了师生的高度赞扬。
课前,张士全利用“三环两平台”检索背景资源,查找课堂教学相关信息,利用平台系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他使用了“三通两平台”的后台资源,节省了检索和搜索资源的时间。课件与“平台”黑板的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本课要学习的重点。
张士全表示,通过“三通两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在平板电脑上书写、拍照上传、平台自动评分统计等方式,及时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反馈给课堂教师,方便教师查漏补缺,提高课堂效率。
图为广东省东莞市援建的土默苏克中学体育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铮照片)
图为广东省东莞市援建的土默苏克中学体育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铮照片)
标题:东莞援疆 让"沙漠明珠"里也有了信息化课堂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