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3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推进和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已不仅限于政务、民生等领域。“互联网+”赋予实体经济由浅入深的力量,并与不同的经济领域相结合,激发新的活力,甚至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9月26日,“云引领电力新时代——华为与郎昆战略合作暨电力联合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郎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联合电力解决方案,赋予电力行业权力,解决传统企业转型之痛,推动1000亿级电力云产业升级。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力工业的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为推动电力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形式的发展,推动中国电力行业供方结构改革,支持和推动能源革命,华为和郎昆将共同打造七大云——生产云、售电云、建设云、电子商务云、管理云、设备云和服务云,最终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为全行业提供全站综合服务的电力生态系统。“互联网+能源”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电网的融合,能源互联网已成为这个时代能源发展的新方向。”郎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爱斌认为,在电力改革背景下,互联网+智能能源将引领能源生产技术和革命,互联网将以电力行业为核心,推动多类型能源网络和交通网络的高度融合。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吴爱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华为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郎昆对电力行业有很深的了解。凭借郎昆的云应用和云战略,包括管理云、电力销售云、设备云和招聘云,它与华为的公共云服务相结合,双方携手开启智能发电的云时代。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郎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魏小青认为,未来智能发电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行业存在的问题,推动其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首先,技术因素增强了发电行业的实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二是能源互联网已成为电力行业未来转型的重要方向;第三,发电行业信息化的传统应用将被破解为云与云的结合。”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魏小青表示,郎昆依托华为云服务于各类电力行业,包括传统火电、水电、核电、环保发电等企业,为发电行业的设计、建设、移交、运营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提供系统化、集成化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华为中国企业电力事业部负责人郭浩在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他的业务经验。他说,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中国电力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客户不再只是讨论几个设备的问题,而是关注能否通过信息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华为不只是销售产品,而是通过技术平台帮助客户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华为提出了平台+生态的战略。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郭浩指出,华为和郎昆已经深入电力领域多年,优势互补。未来,他们计划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发电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逐步孵化一系列软硬件集成的电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共同服务电力企业客户,帮助电力企业向信息化、云化转型。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华为cloudbu中国生态合作部主任于在讲话中表示,云服务已经进入2.0时代,已经渗透到电力、金融、制造业等各个领域。新时代具有明显的特征,许多企业非常重视数据安全,云上的数据需要平稳迁移,行业服务需要完整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于透露,华为一直提出“没有应用,没有数据被触及”,它不会通过数据实现,只会帮助合作伙伴处理数据;华为一直与电力(行业)保持密切联系,非常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痛点;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华为将与郎昆等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标题:“互联网+”应用赋能实体经济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