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9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银行(601988)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巴曙松最近撰文指出,主要国际评级机构享有事实上的豁免权和市场垄断地位,需要珍惜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力。2017年9月下旬,标准普尔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前景调整至稳定。这是自1999年以来标准普尔首次下调中国的评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然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标准普尔下调中国主权评级的几个小时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行的美元债券受到了国际市场的热烈追捧,表明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并未对中国债券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巴曙松:主要国际评级机构需珍惜其市场影响力

他指出,一般来说,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实质上是对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义务的信用意愿和能力的判断,其评级结果往往对各国政府债券的融资成本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相比之下,主权评级方法的科学性远远不及其他类型的评级,如评级样本有限、违约样本少、缺乏客观科学的评级框架、主要依赖评级机构的主观判断等。

巴曙松:主要国际评级机构需珍惜其市场影响力

因此,即使在评级领域,两个评级机构也可能同时对同一评级对象给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评级结果。一般来说,评级是对偿付能力和偿债意愿的预测,即相对信用风险(而不是绝对信用风险)。由于这是一个预测,从操作层面来看,它需要基于假设和信息的充分性。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同,评级结果也会不同。同时,不同的评级机构有不同的评级概念、评级思路、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这意味着不同的评级机构需要向投资者提供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参考和观点。从目前的一些分析数据来看,穆迪似乎更关注“违约损失”预测,而S&P似乎更关注“违约率”预测;穆迪在主权评级时似乎更注重地缘政治因素的分析,而S&P似乎更注重被评级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这也是穆迪和标准普尔在2012年6月22日对哈萨克斯坦主权评级做出完全相反调整的原因。

巴曙松:主要国际评级机构需珍惜其市场影响力

由于主要国际评级机构的主权信用评级体系反映了它们的观点,它们的评级调整理由自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标准普尔在评级报告中指出的信贷过度增长,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和国有企业债务是否会转为中央政府债务等。,也是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

巴曙松:主要国际评级机构需珍惜其市场影响力

据报道,由于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不仅它们的评级结果在国际市场上有争议,在美国也是如此。历史上,当美国的评级机构因重大不准确的评级而被起诉时,他们基本上是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为自己辩护,以自己的评级辩护为观点,认为自己应该受到“言论自由”权的保护。例如,2009年11月,俄亥俄州养老基金起诉“三大”评级机构,指控它们给予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虚假的高评级,导致投资损失4.57亿美元。然而,美国地方法官詹姆斯?然而,格雷厄姆支持评级机构的辩护,认为评级是一种预测观点,受美国法律保护。2011年9月27日,格雷厄姆裁定俄亥俄州养老基金败诉。事实上,这种豁免保护赋予国际评级机构一种不对称的市场地位,拥有豁免权并占据市场垄断地位。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必须珍惜这种独特的市场地位以及这种独特的市场地位所带来的市场影响力,否则必然会带来市场疑虑和市场认可度的降低。

巴曙松:主要国际评级机构需珍惜其市场影响力

鉴于国际信用评级行业的缺陷,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国际评级机构的表现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开始重视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并探索了一系列对策。主要包括:第一,提高信用评级行业的透明度和多样性,比如要求向所有评级机构披露证券发行人的信息,通过信用评级机构的主动评级来提高信用评级的多样性。第二,适当降低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依赖,探索支持金融机构内部评级的途径。例如,一些国家调整了法律法规中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强制性参考。第三,努力增加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一些国家打算取消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豁免,增加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并要求评级机构改善其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一些国家还为评级机构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

巴曙松:主要国际评级机构需珍惜其市场影响力

事实上,主要的国际评级机构也意识到自己在评级方法上的不足,也在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评级体系。例如,在银行评级方面,主要评级机构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新的改进措施,如引入了新的分析方法,穆迪公司引入了联合违约分析(jda)来补充对银行外部援助的分析。同时,为提高整体评级的透明度,惠誉单独发布了5分支持评级,以表达从国家或机构所有者获得外部援助的可能性和程度,并将其9分独立评级改为与整体评级完全一致的19分制,使财务能力评估更加细致,外部援助的好处更加清晰。

巴曙松:主要国际评级机构需珍惜其市场影响力

因此,从国际评级业的发展来看,它是一个在争议中不断发展的行业。对于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我们不仅要看到调整中隐含的一些合理的风险提示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还要看到这些评级结果有很多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冷静地重新评估这些评级结构。

标题:巴曙松:主要国际评级机构需珍惜其市场影响力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