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4字,读完约5分钟
证券时报网络(STCN)10月10日,
证券时报记者易
今年5月以来,国家税务系统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纳税情况调查和实证调查,重点是发现和解决一些影响税制分配制度改革的痛点、难点和难题。在此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召开了14次局领导专题会议和20多次省、市、县税务机关相关负责人座谈会,多次征求意见,研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制分配服务税收环境改革和优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深化分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纳税服务、准确关注纳税人需求、促进税收整体提升五个方面提出了30项改革措施。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意见》把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在首位。一方面,税务行政审批和预审计事项不断被取消;另一方面,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权责清单操作制度,加强了对权力下放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权力的充分释放和衔接,防止权力的释放和混乱。
《意见》对保留审批项目继续动刀。截至目前,除7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外,税务机关共清理了8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中央指定地方税务机关实施的46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清理完毕。近年来,税务机关在简政放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以往的税务调查中,许多企业指出,由于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频繁向税务机关申请增值税发票的增值和编辑,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在一些省市税务部门,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占审批总额的90%以上,这也给基层税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负担。
国家税务总局党组认为,解决完全释放问题的关键是要树立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充分信任和尊重纳税人,从诚信推定的角度全面梳理不应设定的管理要求,使释放做到彻底有序。《意见》指出,税务机关将结合纳税人信用评分,确定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和使用票数,完善最高开票限额管理,推动取消最高开票限额审批,方便纳税人生产经营。
即将成为历史的即将离任的企业管理证书也将被搁置。随着税务部门征管信息系统的日益成熟,《意见》提出取消出境业务的税务管理证件,实行网上稽查。
此外,在完成相关法律程序后,税务机关将取消非居民企业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机构场所审批,纳税人将自主选择纳税申报场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将所有取消的审批项目结束。初步调查发现,部分审批项目取消后,仍需要备案材料,给纳税人带来了一些不便。
如何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更加放心。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进一步完善各项税收优惠申报办法,基本实现税收优惠资料由上报税务机关备案向纳税人留存备查的转变。
一个词和一个记录的区别意味着纳税人只需要保存好相关信息,就可以自动享受政策红利,而不用去税务部门。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国际贸易日益密切,对外支付日益频繁。很多企业在对外付款前需要去税务部门备案合同,有些合同甚至长达数百页,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国际司司长李盛华在讨论中表示,非居民税收管理对数据的及时性要求较高,合同备案是现阶段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一旦取消将增加税收风险。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指出,虽然难度很大,但可以探索构建非居民税收事后管理新模式,逐步减少对纳税申报信息收集和管理的依赖。
最后,经过科学论证,国家税务总局决定推进非居民企业源头扣缴合同备案环节的取消,优化对外支付备案程序,有效减轻非居民企业税收负担。
《意见》中有许多类似的措施。最近,随着《意见》的出台,我们梳理和取消了大量的底层业务事项和提交的材料,为一个版本打开了最后一英里。国家税务总局科技发展司司长饶立新说。
简化管理和权力下放不仅仅是放手的问题。如何处理简化的行政管理以及谁将接管权力下放也是税务部门研究的重点。
为加快简政放权,促进外贸企业发展,税务机关将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审批权下放给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使出口退税业务能够从快车道到高速公路办理。
出口退税审批权限下放给基层国税局,意味着税务机关出口退税业务内部管理规范化,审批层级扁平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认为,这一举措进一步提高了退税效率,并最终使广大出口企业受益。
审批权限下放后,税务部门致力于加强事后管理,出台了《国家税务机关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出口退税业务审核流程,提高了退税信息管理水平。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为信用好的企业提供绿色退税渠道,实现安全税高效快速退税。
国家税务总局在引导基层单位赶超权力的同时,还制定了权责匹配、权责一致、归属明确的权责清单操作制度,使基层单位能够有信心接管权力,规范使用权力。
今年5月底,《国家税务总局权责清单》编制出版。税务当局应该管理什么,他们能管理什么,管理到什么程度,这一点非常清楚。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罗天舒表示,根据《意见》,税务部门将尽快制定税务系统权责模式,推进权责清单的规范化。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标题:税务总局30项改革措施 进一步推进税务系统“放管服”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