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05字,读完约12分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17年10月10日(星期二)上午10: 00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将介绍十八大以来经济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纪宁哲: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形势和国情的深刻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和落实新的发展观,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步前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和新的重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领域,为实现“两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平均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增长水平,年均增长44,413亿元(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稳步前进。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连续八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范围内。
纪宁哲:就业继续扩大。从2013年到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以上。今年1-8月,城镇新增就业974万人。2013年至2016年,31个大城市和城镇的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今年9月为4.83%,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2013年到2016年,农民工总数年均增长1.8%,今年第二季度末,农村流动劳动力同比增长2.1%。
价格形势稳定。从2013年到2016年,消费价格每年增长2.0%。今年1月至8月,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在过去的几年里,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2%,通货膨胀率为2%,被调查的失业率约为5%,较高的增长率,更多的就业和较低的价格匹配的运行模式是值得称道的,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万亿元,是2012年不变价格的1.3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近16万亿元,是2012年的1.36倍;谷物、肉类、花生、钢铁和汽车等各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高速铁路里程23000公里,居世界第一;201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今年8月底达到3.09万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8,260美元。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6个国家(地区)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112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93位。
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高出3.4个百分点,位居世界第二。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综合贡献率,居世界首位。
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旧动能加快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2016年,研究和实验发展(研发;(四)支出15677亿元,比2012年增长52.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1%,比2012年增长0.2个百分点。出现了一批具有象征意义的科技成果,如量子通信、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射电望远镜、大型飞机、载人深潜和超级计算机。
大众创业和创新已经成为普遍做法。随着商业体制改革和“分销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凝聚全民智慧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2014年至2016年,中国新增注册市场主体超过4400万个,其中新增注册企业1362万个,年均增长30%。从今年1月到8月,中国新增注册企业399万家,其中8月份每天新增注册企业1.7万家。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大幅增加。2016年,国内外受理和批准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比2012年增长69.0%和39.7%。
发展走向中高端水平。在新动能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产业的转型步伐也在加快。从2015年到2016年,实体商品的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28.6%,比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增长18.1个百分点。今年1-8月,实体商品网上零售同比增长29.2%,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个百分点。2016年,快递业务量达到313亿件,比201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53.2%。今年1-8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0.2%。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新模式被广泛渗透,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子商务、智能家居、智能通信等新模式方兴未艾。“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计划和行动得到有效实施。2013年至2016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3%,其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3%。
第三,持续稳健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供应方结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去产能进展顺利。2016年,钢铁和煤炭产能分别下降超过6500万吨和2.9亿吨,超过年度目标任务。从今年1月到7月,钢铁产能已经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煤炭生产能力1.28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5%。去库存化的效果显而易见。2016年底,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1.0%。今年8月底,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去杠杆化的步伐是稳定的。2016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今年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成本降低的效果出现了。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每100元成本为85.52元,比上年下降0.1元。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每100元成本同比下降0.12元。用突出的亮点组成短板。对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水利、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一系列紧迫而长期的工作已经完成。今年1-8月,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公共设施管理和农业投入分别增长28.2%、24.3%和16.1%。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稳步推进。2016年粮食产量为6.1625亿吨,连续四年稳定在1.2万亿斤的新水平,生产布局集中在优势地区。
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一半。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6%,比2012年增长6.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1%。2013年至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0.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从2013年到2016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实际上分别以每年9.4%和11.3%的速度增长,分别比规模以上产业快1.9和3.8个百分点;今年1-8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4%和13.0%,分别比规模以上产业增长4.7和6.3个百分点。
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3年至2016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5%,比资本形成高8.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由内需驱动。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2016年,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3.6%,比2012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为44.2%,下降3个百分点,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国内需求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大。
城乡跨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面貌。截至2016年底,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2012年底提高4.78个百分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城乡差距继续缩小。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2012年缩小0.16倍,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去年同期缩小0.01倍。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等新的战略举措不断启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规划在继续扎扎实实和熊安新区确立。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心城市发展迅速,新的增长极和增长带正在逐步形成。2013年至2016年,东、中、西、东北地区经济平均增长8.2%、8.7%、9.2%和5.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和最低的省份比例从4.38:1降至4.28:1。
四是节能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
节能和新能源发展取得新成就。201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17.9%和25.3%。今年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9%。截至2016年底,核电装机容量为3364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167.6%;并网风电14747万千瓦,增长140.1%;并网太阳能(000591)发电7631万千瓦,增长21.4倍。
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工作明显加强。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8.3%,氨氮排放量下降9.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2.2%,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20.8%。2016年,在监测的338个城市中,空燃气质量城市达到24.9%,比上年增长3.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7 μ g/m3,比上年下降6.0%。今年1-8月,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浓度同比下降2.3%。沿海水域海水质量监测点中,2016年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质量标准的监测点占73.4%,比2012年增加4.0个百分点;四级和劣四级海水占16.3%,比2012年下降7.6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国造林面积720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28.7%;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62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28.6%。截至2016年底,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6.6%,提高11.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6.4%,增长0.7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5.“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进出口贸易已经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改善。2016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4.3万亿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1%以上。货物贸易模式不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由2012年的52.0%上升至2016年的55.1%,今年1-8月进一步上升至56.8%。2016年,服务进出口总额为657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36.8%,年均增长8.1%,居世界第二位。高附加值领域的服务出口增长强劲。2016年,信息服务和广告服务出口分别增长40.4%和38.1%。
双向投资达到新水平。2013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94亿美元,年均增长3.1%;累计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4915亿美元,年均增长21.6%。吸引外资的质量有所提高。2016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571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高新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6.1%。
全面开放和扩大新空客房。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25.7%。今年1-8月,中国对俄、印、马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分别增长24.1%、23.7%和17.3%。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立了56个海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今年1-8月,中国企业在沿线52个国家的投资达到85.5亿美元,占外商投资总额的12.4%,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一批重大项目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已经落地,高铁和核电迈出坚实步伐“走出去”,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
标题:统计局: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4.83% 为2012年以来最低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