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9字,读完约3分钟
2016年国家科技基金投资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
2017年10月10日
2016年,中国科技投入增加,研发投入和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均实现快速增长,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高。
I .研究和实验发展(研发)资金
2016年,国家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56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6.9亿元,增幅10.6%,增速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研发投资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为2.11%,比上年高0.05个百分点[2]。根据研发(研发)人员(专职工作量),人均支出为40.4万元,比上年增加2.7万元。
从活动类型看,国家基础研究支出8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应用研究支出1610.5亿元,增长5.4%;实验开发支出13243.4亿元,增长11.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分别占5.2%、10.3%和84.5%。
活动主体方面,各类企业支出12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国有科研机构支出2260.2亿元,增长5.8%;高等学校支出1072.2亿元,增长7.4%。企业、国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支出分别占77.5%、14.4%和6.8%。
从产业部门来看,高技术制造业的研究与试验开发(r&d)为2915.7亿元,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9%;装备制造业研发支出6176.6亿元,投入强度1.5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中,有7个主要行业的研发投入超过500亿元,这7个行业的研发经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的60.2%。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投资强度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行业有9个(不同行业详见表1)。
按地区划分,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是广东(13%)、江苏(12.9%)、山东(10%)、北京(9.5%)、浙江(7.2%)和上海(6.7%),研发投入强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8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详见表2)。
二.科技财政支出
2016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7760.7亿元,比上年增长754.9亿元,增长10.8%,增速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当年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13%,比上年增长0.15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3269.3亿元,增长8.5%,占财政科技支出的42.1%;地方财政科技支出4491.4亿元,增长12.5%,占57.9%。
注意:
1.主要指标说明
研究与实验发展(r&d)支出是指全社会在统计年度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包括人员人工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实际用于研究和实验开发活动的费用。
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并获得新的发展和新的理论)而进行的实验或理论研究,它不以任何特殊或特定的应用或用途为目标。
应用研究指的是创造性的研究,以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或探索新方法(原则)或新方法来实现预定目标。应用研究主要针对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实验开发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践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生产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建立新流程、新系统和新服务,并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项目进行实质性改进的系统性工作。
2.统计范围
研究与试验发展基金的统计范围包括全社会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企业和机构,包括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和研究与发展活动相对集中的行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
3.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开发(r&d)经费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殊和一级建筑企业、大中型服务企业(包括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业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以及政府所有的研究机构进行调查,其他行业的企业和机构采用重点调查并使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进行计算。
注意:
[1]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是初步核算数据。
[2]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结果,2015年研发资金投资强度调整为2.06%。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工业法人。
[4]区域国内生产总值是显性数据。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