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5字,读完约4分钟

2016年12月26日,中国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为服务我国政治外交大局,进一步推动中圣农业合作,农业部积极配合外交部和商务部,紧急启动圣普农牧业技术援助项目(以下简称“援圣牧集团”),并在20天内筹备完成了先遣小组4名专家的遴选工作。2017年1月17日,他们踏上了圣普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助任务。

开创农牧业援外新局面

胜浦农牧集团由6名农牧业专家和2名葡语翻译组成,平均年龄45岁,高级职称以上5名,7名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援助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高。

开创农牧业援外新局面

在农牧集团成立之初,中国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农业合作框架尚未最终确定。此外,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对中国缺乏了解,各部门的官员或多或少都带着审视或不信任的目光看待这个农牧业集团。在这方面,农牧集团不退缩,不抱怨,积极规划,齐心协力。一方面,积极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农牧业部门沟通,理顺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它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制定了合理的援助计划,以行动说话,以成绩为人民服务。

开创农牧业援外新局面

从抵达圣普的第二天起,农牧集团就开始积极与外方沟通,确定对接伙伴,建立定期会议机制。

5月18日,畜牧专家彭和兽医专家贾金红到伦巴县蒙特丰特农场进行调查,与圣普坊兽医在该农场采样的事实相吻合。在捆牛时,两个技术人员采用了复杂的方法,在柱子和横杆之间绑角和嘴,这需要大量的人力,使牛容易摔倒和扭伤。两头牛在现场摔倒受伤。我们的专家发现问题后,立即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现场演示。采用中国传统的“捏牛鼻子”的方法,只用一只手固定牛的鼻子,这样牛就可以配合取样。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工作人员惊呆了,他们说中国的农业专家很了不起,用这么简单又安全的方法,牛也能听话,还说他们应该和中国专家一起认真学习畜牧业和兽医技术。

开创农牧业援外新局面

为了使我们的农业援助更符合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实际情况,我们协助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农牧业集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深入到近50个点的一线村庄、社区、农民、农田和农户,努力获取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农牧业小组及时总结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一起,通过召开汇报会,从“最高层面”推进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农业发展。相关人员对中方提出的有益建议和畜牧业设计表现出浓厚兴趣。

开创农牧业援外新局面

农牧集团的专家来自中国的市县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长期与农民和农民一起工作,深知人民勤劳、勤劳。到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后,所有的专家都以同样的心态对待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人民。畜牧业专家和圣普工人一起吃饭、生活和工作,携手传授生产技术,用辛勤的劳动驱动工人,用奉献精神感动工人。此外,许多专家利用在农村调查指导的机会,自费为当地贫困家庭购买一些小礼物和食品,并真诚地把他们当成朋友和亲戚。

开创农牧业援外新局面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资助的农牧业项目凭借高超的技能、奉献精神和真诚的态度,得到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并获得了中圣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圣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报道了农业和畜牧业集团。现在,当当地人看到中国专家时,他们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太棒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养猪发展项目协调员亲自访问了中国驻圣多美大使馆,感谢农牧业团队为圣普畜牧业做出的积极贡献,并希望大使馆捐赠一面中国国旗,与圣普国旗一起悬挂在圣普生猪养殖示范点,以展示中圣两国深厚的友谊。两国高高飘扬的国旗显示了两国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这表明中国与圣普的农业技术合作将继续扩大和深化;圣普图罗·瓦达总理视察了农牧团场实验示范项目,并充分肯定了中国政府派农业组长赴圣普开展援助工作。

标题:开创农牧业援外新局面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