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9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杭州1月13日电(陈)浙江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区于2016年5月19日正式开业,荷兰产业资源得到深度培育;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和湖州市的中美合作园区继续通过“全国千人”专家团队带来高质量的项目,定点吸引华裔美国人,形成特定的产业和人才聚集...

浙江借力“区中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6年,浙江加快步伐,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其中,开发区已成为浙江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要阵地。

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的最新数据,2016年,浙江开发区将继续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浙江约7%的土地面积,将贡献62%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5%的实际外资和46%的进出口额。

浙江借力“区中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于表示,开发区毗邻上海,地理优势明显,发挥了县域经济主战场、对外开放主平台和转型主阵地的作用。

例如,通过在开发区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引进世界500强喜力啤酒等企业落户,深化对国际社会的开放。2016年,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合同利用外资3.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工业生产性投资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8亿元。

浙江借力“区中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同样,利用“区域中心公园”的发展模式,正成为浙江开发区推进国际产能对接、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途径。

“浙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新亮点,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示范(爱记、净值、信息)。”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描述了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的定位。

浙江借力“区中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成立于2014年。2016年,浙江新增3个国家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和2个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形成了由4个国家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区、12个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和多个在建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组成的“4+12+n”格局。

浙江借力“区中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随着数量的增加,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的合作模式正在深化和多样化。从“引进”企业到“走出去”与“引进”企业、产业、产业相结合;从简单的资本流动到技术、人才和资本双向流动的结合,各种新的战略合作关系已经形成。

浙江借力“区中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例如,浙江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区引进日资酒店、仓储运输公司、R&D中心等。促进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量身打造樱花镇和日本料理街,营造民族氛围;杭州中信园区的智慧项目和杭州湾上虞钟丹园区的绿色创新研究院项目都以新的平台培育、发展和构建产业链,从一开始就更加注重科技与产业的融合,瞄准其他国家的高技术和高技术。

浙江借力“区中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10月,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园区吸收了近400亿元的外资。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将继续吸引国外高端产业,促进产能合作,推动开发区深化双边合作,提升浙江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结束)

标题:浙江借力“区中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