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5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油价走低以及能源结构日益优化,中国油气供应形势趋于好转,但仍有必要推进供应侧改革,实施国家能源战略。
新华社记者刘
北京(cnfin . com/Xinhua 08 . com)-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油价走低以及能源结构日益优化,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形势趋于好转,但仍有必要推进供应方改革,实施国家能源战略。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12日发布的《2016年国内外油气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随着2017年炼油产能严重过剩,mainland China将开始出现大规模石油进出口的局面,成品油净出口量预计将超过4000万吨。
此外,预计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的增长率仍不会带来惊喜。要实现2020年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10%的目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成品油消费首次萎缩
2016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速大幅放缓,成品油消费首次萎缩。为了消化过剩的石油供应,成品油年净出口量大幅上升。随着国内原油产量的下降,2016年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程度比上年增加了3.8个百分点,达到64.4%。
报告称,由于供应方改革的明显影响、投资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转型以及高铁和新能源汽车(爱吉、净值和信息)的快速发展,2016年mainland China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预计为3.13亿吨,同比下降1%。
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633亿吨,同比下降5.6%,首次出现负增长。汽油和煤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1899亿吨和305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和10.4%。
2016年,国内成品油供过于求继续加剧,全国成品油产量预计为3.45亿吨,同比增长2.4%。同时,全国汽油、柴油和煤油净出口量约为3255万吨,同比增长52.4%。
随着国内成品油消费萎缩,国有主要炼油厂与地方炼油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加剧。随着地方炼油企业原油使用权和进口权的放开,2016年地方炼油企业成品油国内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达到23.6%。
随着国内市场的过剩和激烈的竞争,国内主要炼油厂和地方炼油厂都将注意力转向了国外。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亚太成品油出口市场的生力军。2013年,中国成品油出口不足1000万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蒋雪峰预测,2017年,中国炼油能力将增加3500万吨/年,达到7.9亿吨/年,成品油产量将增加4.3%,达到3.6亿吨。成品油年出口量将超过4000万吨,中国大规模石油进出口格局将开始显现。到2020年,中国成品油出口预计将接近5000万吨。
这是一些行业专家不想看到的。远离炼油行业的两端,不仅给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带来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带来污染。
标题:2017年我国石油大进大出格局将显现 天然气消费仍需扶持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