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5字,读完约3分钟
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许多主要指标持续改善,企业信心增强,部分外资企业增加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随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在2016年第四季度迅速回升至51%以上,主要跟踪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渣打银行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也迅速反弹,从去年11月的55.0上升至12月的56.1,表明中小企业正在稳步运行。
在许多国内企业增强信心的同时,一些外资企业也对中国经济表示乐观,增加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德国高端制造(爱智、净值、信息)企业——爱思威机床有限公司最近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开了一家工厂。苏州工厂是Esvi在德国以外的第一家海外工厂。从上海办事处的成立到苏州工厂的建立,Esvi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显示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在中国立足的决心。“自2010年进入中国以来,我们已经赢得了近50个客户,总销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这与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这证明了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也得益于中国用户对新技术的高度接受。”该集团的销售总监Lena Furis表示,该公司计划未来在中国建立智能装配线和自动化生产部门,直到Esvi 4.0得到全面推广和部署。
不久前,EMAG宣布成立重庆机械有限公司,这是EMAG在中国的第二家市场和技术服务公司。
EMAG(中国)机械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龙德介绍说,EMAG在江苏金坛的生产基地两年前才成立,年产量已超过1000台机床。随着生产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之间联系的加深,EMAG提供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正在增强。
乔治·费希尔集团总部设在瑞士,有着200年的历史,同时也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制造基地和战略市场。在中国已经超过20年,它有近20家工厂,并计划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
乔治·费希尔集团(George Fischer Group)总裁伊夫·塞拉(Yves Sela)每年至少来中国两次,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年增长率为6%~7%,与欧洲相比仍然很高。中国市场空的空间很大,所以我们需要扩大生产能力,自动升级改造工厂。我们仍在寻找潜在的投资领域和行业。”
乔治·费舍尔(George Fischer)最近发布了2020年战略,该战略将公司的未来目标与中国的长期创新和发展相结合,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增值,以满足中国客户的长期发展需求。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中国,外资制造企业的客户基础正在从金字塔的顶端向中层逐步发展,客户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一些二线城市的商业发展速度极快。更接近客户是这些外国公司建造新工厂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向本地客户提供更快的服务,他们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标题:多家外企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