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3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互联网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跨境贸易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几封电子邮件和多次往返来处理;这不仅为外贸企业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网上资金诈骗的隐患。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炮制“李鬼”、拦截货款的情况屡见不鲜,给国内外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魔法高度是一英尺,道路高度是一英尺。近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通过开展“内控合规护航”专项行动,严格实施风险审查,认真审查交易信息,成功拦截了一起跨境资金欺诈案件,帮助客户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可疑的外汇支付

在跨境支付领域,由于时差、语言等诸多即时通讯限制,犯罪分子的“真假李悝jy”欺诈伎俩屡试不爽。

去年9月11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接到当地公安部门的报案,称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意公司)的一笔境外汇款业务涉嫌跨境网络资金诈骗,该企业用于进口纺织设备的187.6万欧元被汇入诈骗者在境外开立的银行账户。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分行贸易金融中心经理龙帆对此业务印象深刻。三天前,如意公司财务总监马女士发起了一项业务申请。在审查数据时,龙帆对收款人名称" bridge ww sp zoo "与合同出口商名称" obem s.p.a "之间的差异提出质疑,并联系该企业核实交易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第二天,负责签订合同的如意公司外贸业务员杨先生从邮箱中发现合同邮件,经核对确认账号无误后,将收款人姓名改为“obem s.p.a”。针对异常业务,为避免内外贸易纠纷相互勾结的风险,分行对企业的业务和财务人员就业务背景、客户身份等重要事项进行了电话核实,并保留了电话记录。下午4: 30,济南分行为客户重新申请海外汇款,汇款后将业务回单发给客户。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一封来自“李鬼”的邮件

正是这张纸质的商业收据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

根据以往的经验,收款人一般会在付款后的第二天收到基金。9月11日,如意公司打电话给对方,得知对方没有收到货款。如意公司随后将商业发票转发给对方核实,却发现合同邮件中的收款账号不是obem s.p.a!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据如意公司的杨先生说,如意公司和obem s.p.a .在付汇之前曾经修改过一次贸易合同的细节,正是在这个环节上,诈骗犯抓住了空.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黑客技术长期“潜伏”在网络中,窥视企业的跨境贸易信息;当交易即将支付时,他侵入或欺诈性地使用供应商的邮箱,并发送了一个虚假的收款账号,这使得付款人难以辨别“李鬼”,并借机抢劫付款。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针对这一业务,欺诈者通过电子邮件入侵获得双方的合同信息,并注册了一个与obem s.p.a用户名非常相似的电子邮件地址(虚假电子邮件地址的后缀为“googgle”,比真实电子邮件地址多一个“G”),并向如意公司发送欺诈电子邮件。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杨先生说:“在这封欺诈邮件中,犯罪分子篡改了收款人和账号。”“海外客户合作多年,信誉良好。在核实合同时,他们在心理上很粗心。他们只检查了最后一轮修正案。合同内容没有仔细检查这些信息。”也正是这种疏忽导致了一次跨境基金欺诈几乎成功。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和时间赛跑

浙商银行济南分行接到案件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资金追索流程。

鉴于该笔资金涉及跨境,从济南分行划出至今已有43个多小时,且该笔资金随时可能被清算,分行立即召集多个部门全力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案件调查、资金回收和对外解释工作,展开了对诈骗者的打击。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9月11日恰逢周末,总行和分行应急小组相关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恢复工作。经调查,诈骗者的收款行为是波兰储蓄银行。由于该行在中国没有分行,资金需要从代理行大通银行法兰克福分行转账。分行国际业务部首次向总行报告具体事宜,要求通过代理行和资本系统查询资本流动情况,并实施拦截。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由于周末和时差,代理行和收款行都不能及时联系。浙商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启动了紧急流程,并于当日下午15: 00左右向该业务的开户银行和收款银行发送了“止付信息”,计划周一上午继续联系海外银行。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第二天早上,好消息来了。由于收款人的户名与账号不符,资金没有在收款行入账,而是第一时间被追回到浙商银行的海外账户,成功追回了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如意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专程从济宁来到济南,向他表示感谢,并向济南分公司赠送了“企业好管家”的旗帜。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浙商银行“内控合规护航”的制度文化对该案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业务受理的初始阶段,企业提供的汇款信息与变更后的“业务合同”中的汇款路径一致,具有很强的欺骗性,银行在核查交易背景时往往难以察觉。基于合规性操作和对异常业务的敏感性,审核人员及时发现业务的可疑信息,并提示企业帮助其核实和更正收款人姓名的重要信息,从根本上防范该业务的进入风险。此案曝光后,浙商银行首次采取紧急措施,延缓了资金清算进程,为恢复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虽然最终成功追回了资金,但事后想想还是有点吓人。毕竟,资金是通过代理银行转移的,离落入欺诈者的口袋只有一步之遥。”参与追索工作的济南分公司国家工业部马云燕表示:“为了防止此类案件再次发生,我们建议进出口企业要确保邮件安全,防止黑客入侵;买卖双方签订贸易合同时,应详细约定收款账户;如果有任何变化,双方应通过书面和电话形式进行反复检查,以严格封锁‘李鬼’。”

标题:企业跨境付汇遭诈骗 银行坚守合规斗“李鬼”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