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9字,读完约2分钟
巡逻工作永远在路上,探索和创新永远在路上。“流动”巡逻试点工作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如何进一步深化“机动”巡逻?中央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思考。
站得高,掌握移动战略,突出政治检查
巡逻是政治巡逻,不是商业巡逻,“流动巡逻”也不例外。
要从政治上看中央政府确定的机动任务,从战略上反映政治巡逻的要求,提高政治地位,发现政治偏差。要认识这一重大的特殊问题,就要注意解剖麻雀、看豹,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进行总结和提炼,分析和找出被检查党组织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描绘党内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状况。
选题应准确,移动“弹药”应准备好,以确保准确指向
这是发挥“流动巡逻”和“步行哨”作用的关键。“移动”巡逻应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灵活选择巡逻任务,真正跑到问题突出的地方。
在目标确定方面,检查组应多与相关纪检监察部门沟通,使流动任务和所指向的人、事相互对应,准确聚焦,便于检查组分析和把握“树”和“林”的情况,从而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同时,把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纳入政治大局进行分析判断,确保方向不偏、重点不分散,增强巡视的针对性,识别“病灶”和“穴位”。
方法应该是活的,创新机动战术,增强威慑效果
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很重要。有必要在权限范围内充分利用现有的方法。
“机动”巡逻应突出“短、顺、快”战术的运用,简化驻防巡逻、听报告等表面工作流程,灵活安排个人谈话、查阅资料、下沉一级等。出其不意地拿起相机,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突破关键问题。它不仅突出了流动性,而且保证了被检查单位的有效性、持续实施性和稳定性。
结果应该是现实的,充分利用机动结果,促进症状和根本原因
快速处置,“立即”。研究和探索成果应用,特别是线索处置、巡视反馈和整改等创新机制。对于可验证性强的关键问题线索,明确提出了判断和处置优先的建议,切实体现了“流动哨兵”的威慑力。
标本兼治,充分发挥“多看人”的作用。针对系统性诚信风险、领域重大问题等。,重点防范建议应及时提出,以促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郭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制图王伟)
标题:走进“机动式”巡视:探索创新永远在路上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