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08字,读完约16分钟

-如何对伪造的医疗文件“零容忍”?

(节目指南)

评论:

国际期刊撤回了107篇虚假的中国医学论文,涉及524名医生和医学生。科技部等部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调查情况。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何:

本文的集中收回是一个案例,但却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对我国科学研究的整体性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评论:

收回论文,逐一深入调查,涉及作者,进行全面调查。

何方得:

发现问题的作者应严肃处理并公开,形成零容忍的局面。

评论:

参与欺诈的第三方中介形成了“灰色产业链”。

何方得:

据调查,大部分被撤回论文的虚假同行评审专家和同行评审意见都是作者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提供的。

评论:

今天,新闻1+1关注:如何“零容忍”医学论文造假?

工作室主持人张宇:

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1+1的直播。

今天,我们应该关注一件事关中国学术研究的诚信和荣誉。就在两个月前,也就是今年4月,这家世界著名的出版机构发表了一份收回声明,宣布收回他在《癌症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107篇论文,因为这些论文涉嫌欺诈,而且全部来自中国。因此,这已经涉及到中国学者的诚信和荣誉。是否存在欺诈,为什么,如何以及谁在假装?声明发布后,中国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今天,五个部门举行了联合通风会议,并宣布了调查结果。让我们首先关注今天的联合通风会议。评论: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中国撤回了107篇论文,524人涉嫌学术违规。他们都是中国医生或医科学生。媒体在今年4月21日报道的《癌症生物学》杂志的集中撤销已经持续关注了两个多月。"为什么107份撤回的手稿集中在医学领域?""评估欺诈是程序欺诈还是学术欺诈?"等等问题,今天终于可以一一解决了。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至于收回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今天下午(14日),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协等单位在科技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

评论:

今天下午2点30分,科技部新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引起了广泛关注,部分媒体今天上午提前发布了公告。除科技部外,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协参加了今天下午的吹风会,历时近两个小时,首次回应了《癌症生物学》的集中撤刊,并公布了相关调查结果。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政策法规监督司司长何:

已经证实,一些论文的作者确实有第三方中介代表他们撰写和提交论文的现象。

评论:

根据癌症生物学发表的声明,当手稿被收回时,收回的原因是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专家和虚假的同行评审意见。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首先确认同行评审欺诈是撤销的直接原因,并指出杂志方应对评审不严负责。此外,它还明确表示,收回的文件实际上是由第三方中介撰写的。除了科技部之外,教育部这次也宣布了,而且论文涉及到了在校学生的情况。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教育和技术部副部长李楠:

首先是委托中介带头。同行专家邮箱中评论的造假行为是由中介形成的,论文由作者独立完成,实验数据真实。这种情况说明了高校论文被撤回的原因。在第二种情况下,中介还被委托牵头,中介伪造同行评审专家的电子邮件地址,但论文作者不能提供论文的原始数据,这就涉嫌伪造论文,或自我伪造,或直接委托撰写。第三,论文作者涉嫌故意或过时遗漏同行评审专家的错误电子邮件地址。在这一过程中,他或她在没有任何中间人参与的情况下获取了专家的在线电子邮件地址,或被怀疑故意捏造该地址。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评论:

根据教育部的报告,在下一步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分为开除或开除、取消学生身份或撤销其已获得的学位,以及行政处分。除了医学院的学生,当然还有医生。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特派员刘登峰:

首先,少数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底线,确实存在虚假甚至假冒的科研数据,甚至盗窃和学术不端行为。第二,一些医务人员盲目依赖第三方中介,以修改和润色论文翻译为借口,进行学术不端的写作,而不是投资和发表虚假评论。第三,部分医务人员对撰写国外期刊和发表同行评议论文的规则缺乏了解,存在机会主义和虚假学术不端行为。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评论:

据报道,收回的论文涉及77家医疗机构,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其中很多是医院的一线临床医生,涉案医生还将面临三种形式的处罚。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特派员刘登峰:

一是全面收回在报纸上发表的设施论文、销售相关费用及奖励和评价资格;二是取消涉及论文作者资格、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成果申报和职务晋升禁令;第三,给予涉案作者行政处分。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评论:

在今天的吹风会上,五个部门详细回应了此次稿件退稿事件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包括已经查明的事实、相关的处罚办法和下一步的解决措施,并表示今天的信息只是初步的公告,具体的个人处理结果之后会进一步公布。显然,肿瘤生物学集体收回的影响不应该被低估。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何方得:

本文的集中收回是一个案例,但却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对我国科学研究的整体性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的学术环境、学科体系和学术行为强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张羽:

让我们整理一下今天的简报,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权威、详细、严谨。我们看到通风会议是由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协五个部门联合主办的。这是因为不同的部门涉及不同的人员。其次,它持续了两个小时,整个调查过程描述得非常详细。目前的事实依据,包括未来的处理意见,已经分阶段公布。第三,内容非常严格。这份详细的出版物询问了事实、相关措施和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因此回答了几个核心问题,也就是说,首先,是否存在欺诈,事实上,承认存在欺诈。这种收回的原因主要是由出版集团作为同行评议欺诈发布的。向每个人解释什么是同行评议,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医学期刊,他的编辑可能不太熟悉医学的每一个分支,所以在评论一篇医学论文或一篇科学论文时,他会让这个行业的一些其他专家来帮助评估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并最终确定它是否有资格发表。这叫做同行评议,所以这个同行评议的同行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这个杂志本身拥有的专家数据库。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有论文出版者提供的、可以信任的专家进行评审,所以这里所谓的同行评审欺诈指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提供虚假的专家意见,二是提供虚假的专家意见,所以这107篇论文的欺诈主要涉及同行评审欺诈。当我们查看已公布的初步调查时,欺诈主要是同行评审欺诈,同行评审欺诈主要是通过第三方中介提供的。当然,《肿瘤生物学杂志》也面临这样一部分责任,没有严格的审查。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第二,有两个主要机构参与欺诈,一个是高校学生说这只是同行评议欺诈,而论文的真实内容和数据仍然占大多数。当然,也有少数情况下,论文内容是不真实的或由中介直接写的,审查欺诈除外。当涉及到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时,一些医务人员确实有论文数据不真实或代表他们写的行为。据调查,中介组织,如擦亮和写论文而不是写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灰色产业链,在这个学术不端行为,可以说,他们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然后,关于这篇论文的同行评议造假问题,我们将立即联系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陈东先生进行分析。你好,董院长。

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陈东:

你好,好主人。

张羽:

事实上,在过去,这类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也曾被收回,但一般来说,它们总是在任何时候被发现,撤回一两篇论文是很常见的。然而,这一次,超过100篇论文来自中国。你对这次收回有什么看法?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陈东:

那么这种收回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巨大,所以这对我国的声誉和外面的科技界有很大的影响,二是它在调查期间实际上发现了伪造同行或同行评议的问题,所以他在上面的具体操作在性质上也是很不好的。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张羽:

我们发现,公开发表的欺诈主要涉及同行欺诈或同行评议欺诈,因此仍可能存在少量数据欺诈或论文预写。你如何评价这种性质?同行评审欺诈是否比这种预写性质更不负责?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陈东:

不,这也是游戏规则的问题。就像我们跑100米一样,你必须沿着你的跑道跑。同行评议实际上是科学界评价科研成果的一种必要方式,特别是在提交论文时,它实际上是匿名的同行评议,因为这种评议公平地保证了实验或数据的真实性及其在同行中的影响力。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张羽:

也就是说,在你看来,无论是同行评议舞弊程序中的舞弊还是事实上的真正学术舞弊。

陈东:

都是假的。

张羽:

性质都一样吗?

陈东:

大自然非常恶劣。

张羽:

都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对吧?

陈东:

张羽: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500多份假论文的作者参与了这次调查,包括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然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有不真实的数据,并要求别人为他们写。你认为这种现象怎么样?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陈东:

我觉得今天这个问题也很开心。几个单位的领导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也说明我们的学风、制度和对造假者的处罚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张羽:

这一次,它被特别提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学术不端领域,第三方中介机构已经成为假冒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帮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你觉得这样的情况怎么样?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陈东:

因此,这个产业链,一方面,意味着我们有需求,然后大量的临床医生被要求提交论文,他们没有时间和条件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我们的制度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中介是可以存在的。第三是我们没有及时发现这些问题。是时候加大教育和惩罚力度了。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张羽:

的确,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次调查的进展,并发现有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面对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我们应该如何惩罚它?最重要的是我们将来会有什么样的预防机制,我们不会让这种情况在将来再次发生。我们继续往下看。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评论:

国际期刊对中国医学论文的大规模撤回也暴露了学术欺诈的利益链。值得注意的是,收回医学论文在中国并不是第一次。在之前的一些收回事件中,一些第三方组织已经表现出写信而不是投票。2015年,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收回了中国作者在其10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此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单位也相继展开了对撤销论文的调查。当时,一个灰色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为国际论文代写,代交,并伪造同行评议被发现。这107份文件被撤回,背后还有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何方得:

同时,对于涉及学术论文造假的第三方汇总机构,我们正与网络信息办和工商部门合作开展网络清算行动。我们应该积极取缔和关闭这些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网站,禁止搜索非法广告,如买卖评估论文和撰写论文。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评论:

为什么有些医生千方百计,甚至找中介非法发表论文?对2000名一级医院医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5%的医生在晋升高级职称时要求有2个以上的sci,29%的医生要求有5个以上的sci。还有人说医生做“一千个手术不如一篇sci论文好”。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现实。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三甲医院的医生:

医生发文章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升职,但升职只是一两次,所以他可能觉得花很多时间训练他的科研思维和方法是不值得的,因为他只需要在升职的时候使用,所以有些人会走捷径。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评论:

频繁的论文由于学术欺诈而被撤回,这总是刺痛学术界的神经。此后,许多部门加强了标准化管理,并采取了许多措施。2015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发表行为规范》,提出“第三方”不得代其撰写论文,“第三方”不得代其提交论文,“第三方”不得修改论文内容,不得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信息。2016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的意见》,指出:“今后,基层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对论文和科研不会有硬性要求。”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何方得:

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我们将开展临床医师分类评价和职称改革试点,调整不评价临床医师职称的论文要求,突出表现能力和水平。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些国际经验,关注疑难病例中的医生。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评论:

在今天的吹风会上,该负责人表示,与此事件相关的人员和文件的调查将继续进行。与此相关,不久前媒体报道的一则新闻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中国医疗行业面临的问题。今年5月,媒体报道称,两名美国医生曾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互访培训。其中,美国医生对这家中国癌症医院的庞大门诊量和高水平的医生操作感到惊讶。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吴小华:

我国今年宫颈癌的数量约为1000个,这应该相当于美国近一个月的数量,在他们的中心大约一个月的数量,而相当于一年的数量可能会更多,所以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评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是中国最大的妇科肿瘤诊疗中心之一。仅在2016年,该部门就完成了近5000例妇科肿瘤手术,包括1700多例宫颈癌手术。然而,虽然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宫颈癌手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但在癌症医疗数据的统计和公开性方面,仍不及美国。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记者:

把这些数据拿到第一线,医务工作者,他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吴小华:

当然,它至少可以给整个妇科水平一个评价,如生存率和手术并发症。它至少可以评估他在上海和一些地区手术后的存活率。它可以与西方或不同地区,北方和南方地区,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比较。他的结果是什么,这能促使我们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甚至我们怎样才能训练某个地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并去先进地区进行这样的训练?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张羽:

在今天的通气会上,科技部的相关负责人也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例如,中国发表的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量也位居世界前100%。目前,它已经位居世界第三。那么这次收回事件是一个接一个的,但是影响是极其恶劣的。问题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文件是伪造的。相关负责人也解释了一些原因。让我们来看看,首先,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分类评价改革的措施不到位,一些单位有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第二,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个人的底线意识不强,因此他们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第三,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缺乏有效的震慑,也就是说,我国的处罚制度和处罚力度有待提高。接下来,我们继续联系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陈东先生进行分析。你好,董院长。首先,我们谈到了对这一原因的分析,其中涉及到评价体系。是不是我们现在的医务人员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例如,即使是一线医务人员也需要这样的论文才能给他们一个职称,这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陈东: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和西方国家,他的医生实际上是分类的,一个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即他把教学和我们所说的医学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那么大多数只提供临床实践或服务的医生呢?事实上,这种分类使得科学研究只是医生工作的一部分。医生的这部分呢?他有各种条件来保证,例如,他有时间进行教学和科研,他的培训模式不同于普通医生。因此,当我们在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时候,我们也想创造一种模式,可以教给我们的学生标准化的科研伦理和规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科研。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张羽: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的评估更完美,也许我们的医生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和对论文的需求,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论文或这么多的假论文,但这不能成为现在写论文时学术不端的原因,对吗?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陈东:

事实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制度教育等各方面进一步努力来惩罚这种学术不端行为。

张羽:

由于这个原因,特别提到我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不够有效。事实上,过去也出现过假论文、假科研成果的情况,所以处理力度不够。你认为这些造假者或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太低,以至于他们很容易承担风险吗?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陈东:

不,我不这么认为。正如我们现在针对的是腐败一样,我认为宣传和教育仍然不够。我们应该让所有科学家,包括医务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明白,这种学术不端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行为,这不仅是在科学研究领域,而且实际上是这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有一个,就是对责任作者,每篇文章的责任作者。他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他应该对这篇文章的研究方向负全部责任,包括它的制定和提交。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负责任的作者。如果他有问题,惩罚应该更严厉。

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工作室主持人张宇:

好的,谢谢你,董院长。事实上,虽然我们看到同行评议中的这种欺诈行为只是一个案例,但我们应该对任何形式的不诚实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我们应该利用评估机制和惩戒机制来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标题:央视:医学论文造假,如何“零容忍”?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