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43字,读完约9分钟
中国经济网记者周琳报道,自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绿色基金以来,这种新的绿色金融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动员社会资本,实施市场化运作,加快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绿色基金的数量明显增加。根据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色基金研究组的最新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基金业协会共设立并备案了265只节能环保绿色基金,其中约59只由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设立。参与编制的,占22%;2012年及之前共设立了21个;2013年共设立了22个;2014年共设立了21个;2015年共设立了80个;2016年共建立了121只动物,呈明显上升趋势。绿色基金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这种模式能像蘑菇一样迅速发展?
重振基金的利器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是“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国家能源基地,煤炭、冶金、化工等重工业发达。多年来,由于粗放的增长方式,当地水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古老的黄河和脆弱的生态受到严重威胁。
根据绿色黄金委员会绿色基金研究小组的研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像石嘴山这样环境保护需求得到改善的地方并不少见。据测算,“十三五”期间,根据实施现有环境规划、计划和标准的“低计划”,中国在可持续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恢复、工业污染控制、能源和资源节约五大领域的绿色融资需求为14.6万亿元。如果“高计划”是基于不破坏环境的原则,资本需求将高达30万亿元。
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资金,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也需要大量投资。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钱从哪里来?通用(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于2009年发起的专业股权基金投资管理机构。普通基金通过与石嘴山市政府的合作,成功建立了行业发展引导基金,在引导基金的鼓励和支持下,设立了众多子基金,利用ppp模式规划建设了4个工业污水处理厂,有针对性地支持了当地有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厂和项目,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融资平台的杠杆作用,有效地调动了社会资本,并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积极推动了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转型升级。
“石嘴山借用外部资金的案例是中国绿色基金发展的一个缩影。绿色基金之所以更多地使用ppp模式,正是因为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地方资金。作为一个资金来源广泛的绿色基金,包括绿色产业基金和绿色担保基金,金融体系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绿色基金研究小组组长安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仅靠政府资金已不能满足大量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国际国内私人资本被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项目融资和实施模式,即政府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
中国投资研究院院长郭立波认为,国际绿色产业基金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例如,绿色基金可以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从长远来看,绿色产业基金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人民。安郭俊认为,应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调整,积极拓宽绿色产业基金的融资渠道,发展包括民间资本、养老金、金融机构、外资和政府基金在内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
确保“绿色”使用
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环保运动的影响下,世界上第一个将环境指标纳入评估标准的绿色投资基金于1982年在美国成立。在发达国家,绿色基金的主要发行者是机构,特别是在美国,1996年成立了社会投资论坛。自那以后,绿色基金发展迅速。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的绿色发展基金已经走过了萌芽阶段,正在向快速成长和成熟的新阶段过渡。目前,我国对绿色发展基金和绿色基金没有统一的定义。安郭俊认为,绿色基金是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环境优化改造项目设立的专项投资基金,旨在通过资本投资促进低碳生活产业发展。种类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绿色产业基金、担保基金、碳基金和气候基金。
根据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国内外绿色基金发展研究报告》,目前,内蒙古、云南、河北、湖北、广东、浙江、贵州、山东、陕西、重庆、江苏、安徽、河南、宁夏等地已经建立了绿色发展基金或环保基金,其中包括贵州的绿色金融交易平台。地市级城市也在不断推动绿色基金的发展,带动绿色投融资,这对地方政府投融资改革和协调绿色城镇化融资非常有利。ppp基金是政府支持绿色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安认为,总体而言,绿色基金可以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与私人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积极性,通过调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加快向绿色经济的过渡,这已成为共识。
绿色基金可用于烟雾控制、水环境治理、土壤控制、污染控制、清洁能源、绿化和治沙、资源利用效率和回收利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生态保护和气候适应。基金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公司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借入资金,并承担债务偿还义务。
国内外发展绿色基金的案例很多,有三条经验可供借鉴。“从组织形式上看,从长远来看,有限合伙制更适合绿色产业基金。”安郭俊表示,有限合伙制可以有效地将资本与专业人员结合起来,在明确划分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上提高决策的专业水平,在鼓励和约束管理者行为的同时降低有限合伙人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在人才方面,Zero2IPO研究中心分析师刘认为,绿色产业基金的组织形式应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积极利用外资促进绿色产业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引进外资和外国专业人才,建立绿色产业基金项目库,进一步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等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资源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安建议可以推动环保基金的发展。根据环境商会的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成立M&A环保基金,包括万邦达、上峰高科技、仙鹤环保、云升环保、创业板等。国内环保M&A基金普遍采用“上市公司+pe”模式,即上市公司与pe联手成立M&A基金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促进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也可以充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
多党合作是大势所趋
采用ppp模式的绿色基金为社会资本进行专业绿色投资提供了平台,也为政府投资搭建了桥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绿色发展领域。据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建立ppp引导基金,包括财政部和国内10家大型金融机构联合发起建立1800亿元ppp融资支持基金,财政部和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四川、新疆等地也建立了不同规模的ppp引导基金。
但是,客观地说,空在中国发展绿色基金还有很大的空间,今后中央和地方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郭俊建议,在中央政府一级,可以考虑设立中央一级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或绿色发展基金,专门用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特定领域。例如,它可用于烟雾控制、污染控制、清洁能源、绿化和沙尘暴控制、资源利用效率和回收利用、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生态保护和气候适应。此类资金的政府资金来源可主要考虑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国债项目安排等。
“从投资者结构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基金应该建立为一种公私混合的模式。投资者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私募股权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国际金融机构和各种气候基金。”安郭俊说。
在地方政府层面,建议鼓励各级政府以多种形式启动或参与启动ppp模式的绿色产业基金。建立公私合作模式的绿色产业基金是促进绿色产业基金发展的重要手段。
此外,业内专家还建议,要加快规章制度的建立,在法律、政策和评价体系上优化绿色基金的发展环境。例如,以ppp行业投资基金为主要模式的绿色发展基金的建立。目前,省级政府或城市设立引导基金,然后从金融机构吸引资金,并合作设立产业基金的母公司基金是很常见的。例如,内蒙古环境保护基金、“改善山西省城市人居ppp投资引导基金”和江苏省ppp融资支持基金就是这样的例子。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相应的经验,出台ppp模式绿色基金的法规和操作指引,为社会资本参与创造稳定的法律环境。
又如,就退出方式而言,绿色产业投资基金通常有一定的期限,而ppp项目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十年,因此参与ppp的产业投资基金一般需要以多种方式退出。具体的退出方式有三种:项目清算退出、股份回购/转让、资产证券化等。今后,我们还可以考虑设立担保基金,包括绿色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绿色债券,通过全面调整市场化和差异化的担保政策、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绿色产业融资的风险管理和激励机制。
“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尽快出台相关的绿色基金扶持政策。”郭俊认为,支持发展绿色基金的财政和税收政策需要在实践中在不同层面得到推广和实施。同时,要加快建立相对适用的投资绩效评价体系。目前,任何资产都有相应的机构对其进行投资评级,而绿色基金的特殊性要求它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从基金的建立到基金的退出,每个环节都应该是合理的。
(编辑:史玉燕)
标题:绿色基金撬动环保发展大格局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