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8字,读完约7分钟
本报记者郭报道
6月13日,吴空自行车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将从2017年6月起正式停止为吴空自行车提供支持服务,退出共享自行车市场。从上网到停业只用了5个月。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宣布破产的共享自行车品牌。
由于公司战略的调整,从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初的短短五个月内,吴自行车通过官方微博宣布退出市场。吴自行车公司创始人雷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这个项目上投资了300多万元,1000多辆自行车失踪了。当然,他不会把它拿回来,“作为一种公共利益”。
吴空自行车倒塌的消息引起了许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的质疑。它是表明行业清理的开始还是破产的开始?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据公开信息,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共享经济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主要品牌为“武空共享自行车”。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注册资本10万元,总部设在重庆。
雷厚义告诉媒体:“我们无法获得顶级供应链资源。mobike和ofo可以与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制造商合作,而Wu 空自行车则与小型制造商合作。产品质量不是特别好,汽车容易坏。车在动,所以更多的车肯定有更多的钱。吴自行车原本计划采用合作伙伴模式,从农村包围城市动摇了共享自行车市场。然而,该项目本身并不盈利,也无法说服城市合作伙伴。中国的中小商人有一种沉重的安全感。你还没有赚到钱,他们不愿意付钱。”
雷厚义向媒体承认,对于小企业来说,共享自行车产业是残酷的,具有太严重的头部集中效应,集中资金和资源,如供应链资源和媒体资源。Mobike和ofo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而自行车品牌空的增长率并不大,所以它只能是一个小城市。然而,如果你做得不多,你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共享自行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资本和参与者蜂拥而至。到今年年初,这条轨道已经挤满了30到40家企业,积累了数十亿资金。随着资本的提升,各种企业迅速扩张。据统计,mobike和ofo预计2017年推出的自行车数量将超过1000万辆,而小榄自行车(另一家共享自行车公司优柏自行车,也自称是行业第三)预计将推出600万至800万辆自行车,使整个共享自行车行业超过3000万辆。
据悉,就在吴自行车被宣布关闭的时候,新进入者奇彩自行车刚刚完成了10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而1 . 7亿元的a轮融资已经进入筹备阶段。此外,6月16日,全球智能共享自行车的先驱和领导者mobike宣布,新一轮融资达到6亿美元,创造了共享自行车行业单一融资的纪录。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mobike累计融资超过10亿美元,相当于黄晓汽车的三倍多,甚至超过了其他行业品牌的总和。腾讯、红杉资本、交通银行、工银国际、法拉隆资本、高淳资本等重量级投资者的乐观态度和强大资金支持,为mobike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资本在初创企业中的力量不言而喻。一些小型共享自行车公司将不可避免地无法与大型共享自行车公司竞争。
易观国际互联网汽车与旅游研究中心的高级分析师张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行业重组肯定会到来,但不是现在,可能在2017年底左右。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讲师刘庆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吴空自行车是一家在当地运营的自行车公司,不是全国性的。现在市场上有几十辆共享自行车,其中一些死掉是正常的,这也可以保证投资损失不会那么大。至于市场趋势是否已经改变,目前还不容易判断。
张旭还认为,单个事件不能被“潮流”所夸大。事实上,一个行业的兴衰可以用企业融资或企业退出来解释。然而,目前,我们只知道空自行车,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完全退出市场,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其他后续行为。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得出结论。
二线和三线城市或突破
一些自行车公司退出市场是不可避免的。随着mobike和ofo等少数寡头的形成,寡头在品牌认知度和自行车数量方面拥有不可动摇的优势。进入小型共享自行车企业后,空的生存空间无疑将被无情地粉碎。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雷厚义总结了失败的原因:不外乎创业,不盲从潮流;要有相关的产业链资源,要有利润等等。他觉得大企业势均力敌,其他小企业要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刘庆真说,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没有小的融资来生存空,无论在哪里的自行车企业或大型企业都获得了数千万的投资,其运作模式必须是不同的,否则他们将死亡。例如,在共享自行车刚刚起步的时候,各种模式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出现了在空有大发展的公司,这意味着其他小公司不能通过直接复制的方式占领市场。小公司必须找到自己生存的空空间。鸡蛋碰石头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奇迹很少。
张旭还表示,今后,共享自行车应该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多一份力量”的局面。现在,小企业应该竞争三个、四个和五个名额。现在他们没有很大的机会赶上莫比克和奥弗。然而,在一些细分市场中,中小城市的市场仍应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毕竟共享自行车是重模式下最轻的,但它仍属于重模式。传播城市需要时间,即使它像ofo和mobike一样,所以它也给中小型共享自行车公司一个机会。
6月19日,ofo最早的投资人和mobike最大的投资人腾讯ceo马在朋友圈发生了争执。原因是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的一条消息称,“ofo是一个活跃用户,用户增长率远远落后于mobike,排名第一。”双方各持己见,互相让步。
马表示,移动支付是微信支付的两倍多,并指出智能机器和非智能机器的未来价值和潜力仍有很大不同。朱啸虎反驳说,微信的数据只是一个方面,所以你可以去实际的街道看看,说数据说明一切,一年后再看。
去年九月,朱啸虎预测共享自行车将在90天内结束战争,而赢家是他的最佳选择。事实证明,朱啸虎现在必须改变他的态度,一年后我们还会见面的。
自行车共享之战持续了一年多,各品牌的市场定位和战略布局逐渐清晰,大部分市场已经分化。然而,“多彩自行车”的创始人罗海源认为,在这一领域,空还有大量的发掘工作。“二、三线城市的汽车出行和共享自行车出行的覆盖率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增量市场”。
共享自行车堆积在北上广,但三四线城市仍在默默敲门。根据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国正处于共享旅游的黄金时代。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共享自行车在一线和二线城市,许多人怀疑共享自行车是否会超载。也有很多人认为共享自行车在三四线城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除了mobike和ofo之外,共享自行车的两大行业巨头已经渗透到三四线城市,例如,mobike最近在西双版纳推出了共享自行车。
Hellobike曾告诉媒体二线以下城市的机遇。在一线城市形成规模效应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但在二线和三线城市,建立市场地位很容易。此外,二线和三线城市通常没有地铁,因此对自行车的需求更大。许多城市也鼓励在规划中共享自行车。
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一线城市,由于人们需要换乘地铁,短途出行的需求很大,而且人口基数大,所以共享自行车的利用率是可以保证的。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城市文明指数和开放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二、三线城市都适合共享自行车。因此,盲目交付只会导致资源浪费。
刘庆真指出,无论巨人在做什么,肯定有他们不能处理的事情。后进入企业应该解决市场过于繁荣的问题,找到市场的痛点,而不应该互相模仿。只有差异化才能被要求,即使它只满足30万人的需求,只要它能坚持这一需求。
标题:“悟空”出局 共享单车倒闭潮言之尚早 二三线城市潜力待挖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