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成都6月23日电(记者谢娇)暑假即将来临,成都铁路局宣布,以成渝为核心的川渝铁路短途旅行将迎来“八连冠”,短途旅客将超过2500万人。这表明成渝城市群已经告别了“蜀道难题”,跃升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之一。
成渝城市群位于中国西南山区。自古以来,“蜀道难上青天”,而连接外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轮船。甘炳成是重庆人,他记得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上学,从云阳到重庆航行了三天,然后坐火车从重庆到成都两天。现在,乘成都到重庆的高铁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不仅是铁路,现在成渝城市群的交通格局已经发生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变化:该区域沿长江上游协调发展,具有万吨级的航运能力;两地正在积极建设西部国际航空公司空枢纽,预计将形成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世界级机场集团;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的“一小时”城际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广安作为川渝合作的示范区,其铁路、公路和水路已纳入《重庆与四川省毗邻地区综合交通规划》。目前,广安有3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5条国道、省道和1条水路与重庆直接相连,广安80%以上的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企业承担了重庆的产业支撑。
从重庆来到广安定居的企业主肖红勇表示,距离意味着运输成本将会降低,免费物流通道即将建成,这将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由于地区经济的繁荣和购买力的扩大,公司的产值增加了十倍。
现代交通带来了工业投资的繁荣:汽车、重型机械和船舶配套设备产业集中在长江沿岸地区;汽车摩托车、成套电器、机床、现代农业机械工业等。沿成渝内陆和成渝南部发展;电子核心部件、新材料、物联网、机器人(300024)、智能设备、高端交通设备、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成都和重庆不断涌现。
成渝城市群依托中欧列车,走在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前列。2016年,成都和重庆运营的中欧列车总数居全国首位,2017年提出了“翻一番”的计划。
随着“城市化”和“公共交通”的现代交通,旅行的便利带来了消费的增加。据报道,以今年该地区的暑假为例,动车运输能力占总运输能力的60%以上,游客主要前往学生、探亲和家长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文化旅游产品,这对区域消费市场大有裨益,促进了农业向旅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投资、外贸和消费“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成渝城市群带动西部崛起的聚热效应越来越明显。
标题:告别“蜀道难” 成渝城市群焕发经济新活力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