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7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刘)自2017年以来,共有275家公司申请ipo,其中35家公司被拒绝,12家公司取消(或暂停)审核。初始审计合格率为82.9%,明显低于2016年的91.48%。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共有48家企业终止了考试,其中仅在6月份就有8家企业退出了排队渠道。鉴于近期被拒绝的企业较多,业内人士指出,这与企业本身是否符合发行新股的要求有关。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审计和查询经常被拒绝有不同的原因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证监会审计委员会对通过会议的企业给予了密切关注,涉及财务、业务范围、持续盈利能力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包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会计基础的规范性的怀疑,对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怀疑,对持续盈利能力的怀疑,对申请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怀疑等。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据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特别关注医药和食品企业的初始申请。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商业贿赂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经常询问的问题,而食品企业则被反复询问如何确保食品安全。以ipo申请被拒绝的医药企业为例,今年以来,已有三家企业被问及商业贿赂问题,即河南润宏药业有限公司、重庆盛华西药业有限公司和南京和盛药业有限公司..在许多出席会议的制药企业中,商业贿赂问题也多次被问到。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也是关注的焦点之一。以最近被拒绝的浙江三丰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审计委员会提到了第三方支付客户的基本情况和实际控制人;品牌运营商的基本信息、对上述公司的授权或相关协议;向最终客户销售。温州电东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是否与发行人有关联。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打击ipo欺诈,防止“生病”

中国证监会对ipo欺诈的态度非常明确——零容忍。对于上市公司在发行过程中粉饰业绩的行为,监管部门多次表示,一旦发现,将通过专项检查、现场检查、监管措施、移交审计等方式严肃处理。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以邓云有限公司(002715) (002715)为例。上周五,中国证监会对邓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新时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作为保荐机构,新时代证券在ipo上市过程中应严格审核相关申请材料,但申请材料中“未发现”重要遗漏和虚假记载。根据处罚决定,邓云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责令新时代证券公司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353.92万元罚款。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证券日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说,对于企业来说,在ipo中一定不能有欺诈的想法,因为即使能够成功上市,一旦发现欺诈问题,很有可能“新账户将与旧账户一并计入”。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邓伟16日在证监会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要严格执行ipo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切实配合反馈、检查、初审、初审等审计流程和审计机制。遏制问题苗头和“病报”现象,净化审计环境,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严厉打击利润操纵、欺诈发行、包装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以促进优质企业上市,并通过严格的监管发挥资本。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监管机构在报告高质量首次公开募股时非常谨慎

6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宣长能在“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发言时表示,自IPO正常化以来,企业上市周期大大缩短,上市预期相对清晰。中国证监会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优化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积极支持科技实力突出、创新能力强、业绩快速增长的合格企业。同时,对新股发行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中国经纪公司援引平安证券匿名投资银行家的话指出,ipo试行节奏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正在降低。从最近几周的获批数量和融资金额来看,中国证监会动态调整了试点节奏。潜台词是,它不会停止ipo,而是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ipo节奏。在此基础上,证监会无疑将在下半年更加关注IPO公司的质量。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在今年上市公司第一份季度报告披露时,新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问题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182家新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好于所有a股公司的平均水平。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证券日报》援引接近证监会的人士的话说,“在2016年以来的一些新上市公司中,2017年第一季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或地区因素造成的季节性亏损,发行人已经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全面的风险披露。”例如,第一季度亏损较大的Siteqi、尚品送货上门(300616)和Beken Energy (002828),主要是由于客户在第四季度集中接受应用软件,第一季度家具行业销售旺季较低,第一季度新疆气温较低,一般从3月和4月开始。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ipo的整体态度趋于谨慎,包括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他们对ipo的谨慎意识有所增强。就此,上述接近证监会的人士举了一个例子:根据往年的情况,4月份一般是ipo集中申报的高峰期,但今年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编者:彭爽)

标题:新华社:年内3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审问频繁严防“带病闯关”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