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94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经济网6月28日电(记者范姜)自《国务院关于推进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国际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两年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的合作水平,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一大批项目已在海外落地生根。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根据《指导意见》,“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应发挥良好的风险保障作用,扩大保险覆盖面,有效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自2015年以来,中国信保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金额达到1510.6亿美元,支持1167个项目“走出去”,重点支持铁路、电力、通信、钢铁、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和空航空等行业,有效促进了产能和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合作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积极与国家战略接轨,支持国际产能和设备制造合作

围绕服务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国际合作,中国信保制定了实施国家战略清单项目工作计划、对接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管理体系相关措施等一系列措施。,并明确相关工作要求、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积极参与国际能力合作专项计划的编制,提交了443个项目,金额1808.7亿美元。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据报道,2015年以来,中国信保承保了51个国际能力合作重点国家的147个中长期保险项目,承保金额为403.9亿美元,占同期中长期保险总承保额的81.1%;共承保165个海上投资保险项目,承保金额813.5亿美元,占同期海上投资保险总承保金额的80.4%,承保范围为安哥拉卡古卢。一些关键的示范项目,如卡巴卡水电项目、肯尼亚的内罗毕-马拉巴标准轨距铁路项目和马来西亚的350万吨钢厂项目。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中国信用保险发挥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担保、信用评估等产品的联动效应,为国际能力合作项目提供信用保险“一站式”服务。中国纺织机械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纺织机械”)是一家从事纺织机械进出口、纺织工业技术和纺织原材料及工程承包的大型企业。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信用保险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短期特别保险和海外租赁保险支持中国纺织机械出口,总额超过6亿美元。此外,中国信用保险公司还通过总额为3亿元人民币的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支持了中国纺织机械的国内业务。2016年,中国信用保险通过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帮助中国纺织机械扩大了与主要买家的合作,并成功开拓了印度等国际市场。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中国信保也推进服务,与海外渠道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梳理项目清单,搭建业主与国内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帮助业主寻找合作伙伴,帮助企业寻找项目,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能力合作。2016年,中国信保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签署了10亿美元的框架合作协议,打破了欧洲eca机构与enel合作的独家地位,为中国企业更多参与enel合作搭建了平台。协议签署后的几个月内,中国信保推动意大利确定首批合作项目名单,并推动项目落地,累计承销金额1.25亿美元,支持金高太阳能(000591)、晶科能源等国内企业参与项目建设。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信用保险推动国际融资,促进生产能力和设备制造方面的国际合作

促进生产能力和设备制造方面的国际合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快,发展中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技术和资本相对稀缺。为了成功地促进能力合作,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信用保险积极实施国家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优势,以保险带动融资,以融资带动技术“走出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约旦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电厂项目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约旦油页岩项目是中国迄今在约旦最大的投资和出口信贷项目。该项目实行全球公开招标,来自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的17家工程公司投标承建该项目。然而,业主要求投标人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关键时刻,中国银行(601988)牵头的银团在中国信保提供风险保障的基础上,提供了强大的融资支持,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成功突围。“该项目不仅是各国一流工程承包商技术实力的竞争,也是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国内企业支持的竞争。”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毅说。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国内高科技通信企业武汉烽火科技集团与中国信保合作了多个海外项目,其中印尼广金集团传媒公司光纤到户网络建设(mqm)总包项目是信保支持中国技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mqm项目在全球公开招标,金额约为2亿美元,但要求承包商解决融资贷款问题。中国信保率先建立了综合企业担保、股权质押、收入账户监管等多种形式的项目还款担保体系。,既保证了项目的信用风险,又解决了融资问题,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自2015年以来,中国信保支持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约6697亿元,相关承保金额约2097亿美元。信用保险推动了国际融资,并与中国先进技术相结合,激发了强大的竞争力。中国企业正以全新的姿态和坚定的步伐引领国际产能合作市场。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重点支持重点产业,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指导意见》确定了12个重点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铁路、电力、化工、纺织、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空航天、造船和海洋工程。中国信保视这些行业为优先支持领域,充分发挥风险保护、融资支持、信用评估和离岸工程的作用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由亚洲、非洲和欧洲许多国家投资建设的亚非欧一海底电缆系统工程全长约2.5万公里,连接埃及、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7.8亿美元。一家中国企业负责在柬埔寨建设登陆段项目。中国信保针对该项目出台了具体的合同政策,既保证了企业的收汇风险,又促进了企业向银行出售合同应收款,成功实现了企业对买方的融资,有效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云南澜沧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项目是柬埔寨最大的已建水电站,年发电量为19.7亿千瓦时。中国信用保险通过投资海外保险产品来保证项目的政治风险,使企业能够放心经营。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项目将有效改善柬埔寨电力供应不足的状况,为柬埔寨乃至周边国家提供低成本、稳定、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带动电力、建筑、交通和服务业的发展。

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在中国信用保险的支持下,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充分发挥设备、技术和资金的综合优势,匹配其他国家的供给能力和发展需求,共同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产能和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合作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标题:政策性保险助力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