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3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摩根士丹利最近的研究数据,近年来资本市场积累的杠杆资本和闲置资本接近20万亿元,接近整个制造业负债的五分之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国金融行业分析师兼董事总经理冉旭认为,这部分资金不仅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且其逐利性所带来的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引发资本市场的震荡。
他认为,资本市场,尤其是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债务问题和经济结构非常关注,中国国内对债务和经济结构的看法也存在明显差异。然而,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在解决产能过剩、不良贷款和经济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实体经济的风险和问题被严重夸大了。然而,中国的风险在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和金融创新来解决这种夸大的风险,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上升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必要干扰,这是最大的风险。
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媒体发布会上,冉旭告诉记者,根据他的计算,近几年资本市场累计杠杆资本和闲置资本接近20万亿元,接近整个制造业负债的五分之四。如果排除这些负债,中国总负债与gdp的比率可能会下降近20个百分点。为了解决制造业超过10%的产能过剩和相关债务问题,可能更大的金融风险是不值得损失的。
首先,在过去的18个月里,m1快速增长了近14万亿元,而经济却没有出现大幅反弹。这只能说明市场上有很多闲置资金,而且每个人都借了很多钱,所以他们都在说谎。冉旭指出,这一结果主要与地方政府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有关。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轻松获得低成本资金。
另一方面,自2015年底以来相对宽松的信贷环境也导致资本市场杠杆率迅速上升。根据摩根士丹利的计算,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杠杆约为11万亿元,包括股市、债市和并购。此外,上述账户上约有9万亿闲置资金,总计约20万亿热钱,几乎占信贷总额的10%,但这部分资金不仅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加上其逐利带来的流动不确定性,很容易造成资本市场的震荡。
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减少资本市场过度波动的同时,将杠杆基金挤压回实体经济。冉旭指出。
在他看来,当前的监管思路非常明确,金融去杠杆化的第一步是从总量上控制信贷增长的规模。实际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各种金融创新工具、金融管理的发展和融资渠道的开放并没有解决实体经济的问题。迄今为止,中国金融业既没有缺乏产品,也没有缺乏制度。相反,它是各种制度和产品的过渡。此外,对违规行为的处理不力导致各种类型的边缘球创新过多,导致过度的财务杠杆、复杂的结构和低透明度。换句话说,实体经济不需要如此高的信贷增长,也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此外,利率不需要推得太低。2015年,有人指出,对于实体企业而言,利率仍然过高。冉旭表示,这一结论可能主要来自工业企业的角度,但这些企业仅占信贷总额的10%左右,而货币政策无法根据这10%来确定。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利率不高。中国的抵押贷款利率比美国高不到100个基点,中国的收入增长也比美国高得多。美国的年收入增长水平约为2%,而中国接近10%。相比之下,资产泡沫的风险将更大。
标题:摩根士丹利徐然: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和金融创新得不偿失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