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1字,读完约2分钟

很难监督手机实名制的实施,必须观察暗访。结合黑名单号码的可追溯性和问责制,可以使监督工作更加准确和有效

今年2月,连续两个关于手机实名制的新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首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的通知》已经正式实施,如果不提供实名制,网络将被切断。

其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了一次抽查和暗访,对虚拟运营商的新电话用户进行实名登记。在暗访的186家营销网点中,有22家非法网点,涉及14家虚拟运营商。

监管手机实名制落实难 运营商睁只眼闭只眼

一方面,这是监管当局禁止的,另一方面,这是一些运营商的“泄漏”。比较这两个新闻,很明显,在这个行业有政策和对策。

在过去的2016年,虽然运营商承诺对新用户实行100%实名制,并对上亿用户实行实名制登记,但这涉及到手机实名制对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影响,显然存在漏洞。

监管手机实名制落实难 运营商睁只眼闭只眼

很明显,一些运营商对实名制视而不见,这是一个有趣的考虑因素。与非法利益的诱惑相比,如果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管,很难控制全国各地的营销渠道。这时,如果我们改变想法,监督匿名手机号码的来源,可能会更容易操作。

监管手机实名制落实难 运营商睁只眼闭只眼

例如,公安部门和一些互联网公司都在活跃期对参与非法活动的手机号码进行了标注,甚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号码黑名单。如果这些数字被追踪,毫无疑问,漏洞的来源将被追踪。

监管手机实名制落实难 运营商睁只眼闭只眼

此外,据媒体报道,在一些非法交易中,实名手机卡、身份证和银行卡等一整套材料被一起出售。这些实名手机更加隐蔽,更加有害。此时追根溯源,不仅堵住了手机实名制的漏洞,也保护了公众的信息安全。

监管手机实名制落实难 运营商睁只眼闭只眼

近年来,越来越严格的实名制管理和控制使大多数手机进入了“白名单”,但“出走”始终存在。严打不会停止,但严打的精确度和效率应该是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结合已有的黑名单号码,追踪参与不规范操作的操作人员,可以使监管工作更加准确有效。

标题:监管手机实名制落实难 运营商睁只眼闭只眼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