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1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村是国家‘马社火’的非遗传基地。我们通过农家乐举办各种“体验经济”旅游,穿古装,画脸,骑马,把过去的文化活动变成娱乐项目。去年夏天和秋天,它每月接待3万多名外国游客,收入超过20万元。”宁夏隆德县新河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向记者讲述了文化扶贫给该村带来的变化。
两年来,宁夏筛选出34家贫困地区重点文化企业和2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强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衍生产品开发,支持回族医药、回族服饰、剪纸、刺绣、泥塑等具有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景区和企业。
“帮助穷人要靠帮助志愿者”!随着当地扶贫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宁夏大力推进美丽农村建设,加强“文化扶贫”,致力于铲除58万贫困人口的“贫困根”。
“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文化教育厅厅长阮说,宁夏虽然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但每年自治区仍想方设法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两年来,宁夏在南部山区八县一区启动了图书馆、文化馆和丝绸之路展览馆建设,建成了27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300个示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0个示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100个农民文化大院,实现了70%以上贫困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完备。到目前为止,为了加强西海固贫困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整合各种资金,共投入4.263亿元。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钟雷表示,为了使文化扶贫工作更加扎实,2016年,在广泛开展“三农文化”10项活动的基础上,全年开展了1600多场“送戏下乡”演出。
“文化迫使说话容易!既然文化是软实力,我们就必须善于把握文化,善于利用文化,使文化在扶贫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永清说。(经济日报记者徐玲)
(编者:石
标题:宁夏:文化扶贫助58万群众“拔穷根”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