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9字,读完约3分钟
□黄明明
有一句流行的谚语:“买车比买车容易。”对大多数人来说,买一辆不奢侈的车并不难。然而,买车后,各种费用,如保险、停车费、过路费、维修费、维修费和加油费,意味着大量的滞纳金。特别是维修费用从几百到几万不等,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么,那些驾驶数百万辆豪华车的人还会在乎数千辆车的维修费用吗?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否定的。既然我买了这么豪华的车,我不会在乎18000元的修理费。事实上,事情不是绝对的。许多开豪华车的人会为这些钱感到“肉痛”。有些人甚至为了少花钱而动歪脑筋。
最近的媒体报道证实了这一迹象。温州的一位王兴老板有两辆豪华车,一辆是进口的奔驰轿车,价格超过100万元,另一辆是宝马7系轿车,价格接近100万元。几年前,王的奔驰轿车左车门出了毛病,玻璃无法自动抬起。他把车开到修理厂,问修理厂的老板张,他能否向保险公司索赔。当他得知他不能解决索赔时,他开始考虑不周。后来,一天晚上,王老板开着他的奔驰轿车,故意与桑塔纳发生冲突,交警认定王老板应负全部责任。老板王成功拿到了保险公司索赔的15000元,这不仅用这笔钱修了车,还和他的同事们分享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在成功骗取保险金后,王老板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把保险金当成了维持费,等待机会再次骗取保险金。2014年,王的宝马7系车前灯坏了,花了大约20000元换了一辆。他无法忍受。所以我又尽了最大努力,开车撞上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小卡车。王老板又成功了,在得到4万元的索赔后,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更换了张修理厂的前灯和其他部件,并做了额外的维护。
王梓/制图
这个看似完美的行为被警方盯上了。经过调查取证,当地刑侦大队已经逮捕了王老板及其同伙。等待王的老板和他的同伙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保险是保护大与小的一种方式。保险费很低,就能引发更高的保险金额。近年来,这一机制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青睐。然而,一些人利用这一小额溢价,盯着索赔金额。为了达到目标,他们毫不犹豫地尽了最大努力。最终,你可能会得到索赔,但与你必须支付的价格相比,这是微不足道的。
贪婪和吝啬会导致更多的损失。这种因小失大的行为在中国古代智慧中已被反复告诫。俗话说,有“砸芝麻丢西瓜”和“偷鸡不吃米”;在习语中,有更多可爱的鹤和失去的手;《淮南子·说山训》也总结了这一现象。“糟糕的池塘寻找海龟,发送房屋和寻找浣熊,挖房间和寻找老鼠,割嘴唇和治疗龋齿,和弟子不是绅士。”
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汽车保险业务也蓬勃发展,并在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密切关注汽车保险索赔蛋糕,试图通过指挥交通事故来获利。相应地,近年来,反保险欺诈工作也在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它不仅摧毁了一些已经盘踞多年的欺诈团伙,还将一些幸运地被绳之以法的保险欺诈者绳之以法。
上海徐汇区最近审理了一起保险诈骗案。罗某等人诈骗保险公司理赔款共计18800元,构成诈骗罪。罗某等人分别被判处7个月监禁和5000元罚款。正如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员所说,君子爱财,不做违法行为。罗等人的教训并不深刻。
标题:细节看保险:“保”亦有道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