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3字,读完约3分钟

事件

2017年2月,cpi同比上涨0.8%,环比上涨2.5%,同比下跌1.7个百分点;Ppi同比增长7.8%,之前的值为6.9%,增长了0.9个百分点。

评论:

二月份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长低于市场预期,生产者价格指数与市场预期一致

今年2月,万德市场一致预期cpi同比增长1.6%,但实际同比增长0.8%,远低于市场预期。cpi低于市场预期有几个原因:首先,春节放错了地方,2016年春节假期在2月,2017年春节假期在1月。从历史数据来看,食品价格通常在春节假期的月份大幅上涨。春节假期后,食品价格通常比前一个月大幅下降;第二,2016年2月,中国经历了全国范围的极端寒冷天气。去年同期,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形成了一个高基数;第三,2016年第一季度猪肉价格处于高位,今年猪肉价格大幅下跌。今年2月,万德市场一致预期ppi同比增长7.7%,但实际同比增长7.8%,符合市场预期。

PPI强弩之末 2017年通胀温和可控

生产者价格指数结束时,转折点出现在第二季度

预计ppi同比增长将在第二季度迎来一个拐点。首先,自2016年3月以来,生产者价格指数开始积极增长。3月后,生产者价格指数基础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高基数不利于ppi的持续上升;第二,随着上游产业产能逐渐开始释放,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逐渐缓解,ppi增速将放缓;第三,工业产品的价格已经处于高位,恐怕随后的上涨将会疲软。

PPI强弩之末 2017年通胀温和可控

Cpi全年通胀温和,没有通胀压力

预计2017年Cpi通胀将保持温和。首先,在第二季度之后,ppi增长的下降将推动非食品类cpi增长下降。因为非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高度相关,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快速上升也推动了非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第二季度后,随着ppi上升的下降,非食品类cpi的上升也将下降;第二,在2016年,由于猪的周期和该国第一季度的极端寒冷的天气,2016年的cpi食品同比增长,高基数导致2017年食品同比增长较低;第三,预计全年cpi增长将呈现倒“V”型趋势,年中最高为2.2-2.3%,年平均为2.0%左右,无通胀压力和明显上升趋势。

PPI强弩之末 2017年通胀温和可控

上游批量从“供不应求”到“供需平衡”

2012年至2016年,由于中国经济快速下滑,上游商品处于通缩状态,伴随着“去库存”和资本支出减少的现象,市场格局逐渐从“供大于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导致2016年下半年以来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目前,随着工业品价格的回升,预计资本支出将增加,产能扩张将重启,整个商品市场结构将从“供不应求”向“供需平衡”转化,价格大幅上涨的动能将逐渐消失。

标题:PPI强弩之末 2017年通胀温和可控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