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0字,读完约5分钟

汇通。中国周四(3月9日)宣布,2月份的cpi和ppi呈现出由冷到热的分化趋势。春节后,食品价格下跌是cpi增幅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而去年的低基数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了ppi,并继续飙升,不仅高于市场预期,还创下近八年半以来的新高。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分析师普遍认为,尽管ppi同比继续上升,但已连续两个月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驱动力也不足,因此ppi可能呈现今年前高后低的趋势。然而,持续上升的ppi并未传导至cpi,因此预计中国短期内不会出现成本驱动型通胀担忧,空方面将有政策空间进行宏观调控。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研究办公室主任牛莉表示:“尽管ppi增幅仍然很大,但cpi的下降表明,ppi增幅并未传导至cpi,因此没有必要担心成本驱动的通胀压力。”空的宏观调控政策暂时不受影响,但对于实体经济来说,ppi的过度增加意味着成本价格上涨过快,而profit/きだ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国家统计局城市统计司高级统计师盛国庆解释说,2月份cpi下降了0.2%,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首先,食品价格大幅下跌;其次,假期后外出旅游的人数减少了,旅游相关服务的价格也下降了。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他认为,尽管2月份cpi同比增幅明显下降,但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走势相对稳定,2月份和1月份的核心cpi分别增长了1.8%和2.2%,基本延续了去年的温和上升趋势。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宣布,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为2015年1月以来的最低同比涨幅,低于路透社调查中1.7%的中位数估计值。

数据还显示,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8%,高于路透社调查中7.7%的中值估计值;这是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第六个月同比增长,也是自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为9.1%。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二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比前一个月下降了0.2%,低于路透社调查估计的0.6%的增长中值;Ppi环比上涨0.6%。2月份,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升2.2%。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没有必要担心生产者价格指数飙升

与趋势稳定的cpi相比,ppi就像是在去年9月告别负增长后坐上了子弹头列车。二月份,它达到了过去八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其持续上升的趋势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认为,2月份ppi增长继续扩大,这与供应方改革后基本原材料供应收紧有关。加上周三(3月8日)宣布的2月份进口增长激增,这也是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根据周三发布的2月份贸易数据,以美元计算,出口下降1.3%,进口上升38.1%。进口的大幅增长是由于春节的错位和商品价格的高企。

王军说,ppi自去年9月转正以来一直在上升,而且已经上升了将近半年。尽管消费价格指数一再刷新上一个高点,但其趋势仍相对稳定,表明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并未传导至消费价格指数。而从国内需求来看,它并不那么强劲,这并不支持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持续上升,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过度上升也会影响到后续的需求。预计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持续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没有必要太担心。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牛莉也承认这一观点。他认为,生产者价格指数的飙升是由下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的,这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一致的,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保持着上涨势头。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从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环比来看,增长率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表明上升的动能正在减弱。从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来看,除了一些稀有金属仍在上涨外,大部分都在下跌,因此ppi接近峰值,预计今年将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国家统计局城市统计司高级统计师盛国庆也解释说,从环比来看,2月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增幅比1月份低0.2个百分点,且增幅连续两个月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增幅比1月份高出0.9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2月份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在接受调查的4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33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与上月持平。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据估计,在2月份7.8%的同比增幅中,去年物价涨幅约为6.4个百分点,新的物价涨幅系数约为1.4个百分点。

西南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杨也认为,通货膨胀仍然疲软,工业产品价格接近去年同期的最高水平。自3月以来,低基数因素已经消失,同时,随着工业品库存的增加,价格开始呈现出高位盘整趋势,在稳健政策下需求放缓可能会导致第二季度工业品价格再次下跌,因此ppi增速将逐渐收窄,目前同比增速可能接近顶部。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他还表示,由于供应方缺乏价格弹性,这一轮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与无限制的扩张和协调,因此与消费价格共同波动的渠道并不顺畅,通胀将继续保持弱势,政策也不会受到约束。

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他表示:“目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仍是防范风险,因此将继续保持中性和紧缩趋势。在审慎的政策形势下,需求很难达到新的高度,未来工业品价格可能进入下行通道。”

标题:中国2月CPI、PPI冷热不均 短期尚无成本推动通胀之忧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