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0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3月31日发布的数据,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8%,连续两个月上升,比上个月高出0.2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连续8个月高于50%的pmi,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保持了进步的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pmi指数连续8个月保持在50%以上,表明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良好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pmi指数继续上升,反映出今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在生产、投资和消费的稳定和回升的推动下,继续保持稳定,整体运行稳定。”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制造业继续改善
3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达到了过去三年的最高水平。具体而言,13个分项指数中,与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手头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和雇员指数均有所上升,其余7个指数均有所下降。然而,总体而言,波动幅度较小,大多在1个百分点以内。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研究中心高级统计师赵清河在解释数据时表示,制造业在保持稳定的同时继续保持进步的趋势。这是因为,首先,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加快了;二是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快速扩张,部分传统产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改善;第三,进出口继续扩大;第四,原材料价格上涨放缓。
在张立群看来,新订单指数和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上升,表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生产指数和采购量指数上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复苏;购买价格指数的下降表明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积极的调整,工业品价格的上行压力已经下降。总体而言,预计经济将进入中高速稳定增长轨道。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表示,主要分项指标均出现明显反弹,表明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价格更加合理,生产活动恢复,企业整体状况有所改善。
非制造业扩张的步伐已经加快
3月份,中国非制造业企业活动指数为55.1%,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升至过去三年的最高点,非制造业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在制造业经济稳定的推动下,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3月份商业活动指数分别升至61.0%和57.7%,均为今年以来的最高点。建筑业扩张加速,商业活动指数为60.5%,比上个月上升0.4个百分点。
赵清河说,今年以来,随着我国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加快,建筑业整体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金彩认为,非制造业市场的供需正在稳步上升,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本月非制造业上升的主要驱动力,对稳定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表示,3月份非制造业在保持稳定运行的同时呈现出进步的趋势,尤其是服务业明显反弹,反映出消费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继续显现,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爱基、净值、信息)。继续着力引导消费转型升级,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改善消费市场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经济稳定的趋势将会继续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认为,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速呈上升趋势,预计将达到6.8%左右,但总体上仍将保持在6.5%至7%的稳定运行区间,预计pmi在保持稳定趋势的同时仍将呈现出进步态势。
“经济运行稳步上升,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进展将在第二季度继续。”陈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诸多有利因素。其中,外部环境相对较好。今年前两个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保持在52%以上,“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中国对外发展。国内供给侧改革加快,虚拟经济降温,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同时,有效投资将保持适度增长,对稳定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预测,近期经济运行将会回升,工业品价格将会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将会增加,制造业景气将会保持扩张状态。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快和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建筑业的扩张速度加快,非制造业pmi有望保持较高的扩张水平。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表示,中国经济总体形势虽然保持稳定进展不变,但仍存在一定压力。调查显示,3月份反映资金短缺的企业比例回升至41.1%,超过50%的企业反映存在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此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继续保持高位,分别达到68.9%和73.5%,值得进一步关注。
文彬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例如,在财政政策上,除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和居民的减税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外,还要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的双支柱政策框架。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和中性、引导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同时,宏观审慎管理也应该适度、适度地收紧。
标题:PMI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