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9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一段时间的下滑,保险业即将开始复苏。
3月底,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适用于保险合同责任评估的折现率曲线的通知》,将进一步增强保险企业长期产品保证准备金评估的科学性。
许多证券分析师表示,从长远来看,这对保险业来说是个好消息,现在是时候从保险业的龙头股票开始了。
广发证券(GF Securities)分析师曹恒根认为,新规收紧了保险公司的自由浮动空,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他认为,此次贴现率调整是保险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核心是引导行业长期回报,稳定长期利率,更好地开发长期产品。在短期内,保险准备金上升/下降,保险准备金相应提取和释放/下降,但相应长期产品的贴现率上升/。
就整个行业而言,虽然去年保险业缺乏增长势头,但这种情况在2017年可能会改变。据长江证券报告,2016年,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总额增长17%,投资收益下降17-26%,主要受2015年高基数和2016年股市低迷的影响。其中,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实现净利润985.2亿元,同比下降14.5%,仅平安实现15%的增长。
长江证券对2017年的保险业非常乐观,称行业表现将进入拐点,保费收入高增长势头不会减弱,投资收益将趋于稳定,各项支出压力将有所缓解。此外,2017年pev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给出了推荐的行业评级。
保险行业被低估已成为普通分析师的共识。谈到个股推荐,平安目前已经成为分析师较为乐观的保险股。
国信证券分析师表示:上市保险年报均超出预期,我们认为保险行业可能被市场低估,其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而行业环境和监管环境(保险姓氏后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是有利的)有利于领先的保险公司,行业分化已经开始,但被市场低估。据此,国信证券推荐了板块机会,受益的龙头企业有CPIC、新华、平安和中国人寿。
此外,摩根士丹利也给和平带来了强大的信心。根据平安集团的分析报告,市场信心将继续上升。如果平安的零售业务能够保持20-30%的增长率,按照20倍市盈率计算,其零售业务的价值为120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20%的增长潜力。
2016年,平安集团的零售利润增长已经达到30%。目前,平安已经开始单独披露零售金融业务(包括保险、信用卡、交易、资产管理等)的业绩。)。各客户利润同比增长8%,达到312元,客户数量增长20%,达到1.31亿元,2016年实现利润410亿元(增长30%)。
招商证券分析师马坤鹏和郑继沙表示,平安在中国的营销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8%,生产能力增长8%。人寿保险业务(Aiji、净值、信息)的规模和价值增长极有可能。可持续的;二是各板块的协同能力不断提升,交叉销售渠道的贡献率较2015年大幅提升,行业间的关联度将继续保持;政府债券利率保持稳定的同时,公司股票资产的利率风险相对较低。同时,它给出了平安的推荐评级。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君主,非银行,这在一周的观点中提到过。
受降低杠杆率政策的影响,市场对非银行部门的悲观预期维持了太长时间,估值已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目前,正是增持基本面即将迎来拐点的价值导向型非银行类股的最佳时机。
与此同时,郭俊·殷飞表示,预计保险行业将从去年11月超出预期的逻辑,转向第三季度投资和债务两个方面的实际双轮驱动带来的超出预期的表现。我们是第一个推动中国平安的人,中国平安的基本面有望引领复苏。
此外,太平洋证券、招商局证券和海通证券也对平安近期的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并给出了推荐评级。
标题:保险股进入业绩超预期阶段 多家券商同时看好一股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