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3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伊斯兰堡5月2日电-时事通讯:用心灵连接双手,共同建设梦想-巴基斯坦法库尔小学信息
新华社记者田
迈胡纳,10岁,是巴基斯坦瓜达尔法库尔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当记者看到她时,她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读着桌上的新书。
法库尔小学位于瓜达尔市的法库尔地区。学校不大,但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一栋两层的教学大楼,红色的顶部和白色的墙壁特别醒目,它是附近当之无愧的“地标”建筑。此外,学校配备了一个简单的娱乐设施和一个全新的发电机。所有这些都与遍布校园的黄沙和周围低矮破旧的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6年9月1日,中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会捐赠的Faquer小学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天也改变了麦荷娜的命运。
瓜达尔市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南端,人口超过10万。瓜达尔气候干燥,大部分是沙漠和戈壁,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当地人主要依靠捕鱼、劳务输出和政府救济谋生。
法库尔小学的教师穆罕默德·尤努斯说,瓜达尔的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教学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接受过教育,包括许多只会读或写自己名字的人。
尤努斯说在瓜达尔上学很难。尽管政府免除了学费,但大多数家长还是负担不起送孩子上学的费用,因为学校很少,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很差。这些孩子不得不远离学校。这不仅耽误时间,还消耗了孩子们的大量精力。上学的不便导致许多孩子辍学。法库尔小学的建立对改善这种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中国时,迈哈纳害羞地点点头,指着北方,说她的父亲告诉她中国在哪里。麦胡娜说:“我想将来学中文,但是我们这里没有老师。”我长大后想去中国上学。”
“现在很多人想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因为这是一所中国资助的学校。他们认为教学质量高。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在这里接受教育,将来有机会在中国学习。”尤努斯说。
尤努斯说,法库尔小学目前有五个年级和六个班级。教师人数从一人增加到五人,学生人数从150人增加到349人。
2013年5月,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口岸”)正式接管瓜达尔港及保税区的开发经营权,瓜达尔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瓜达尔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城市中原有的小学建筑非常破旧,有些甚至连桌椅板凳等基本设施都没有。中国口岸积极参与法克尔小学的建设和后续管理,体现了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改善当地教育环境的努力。中国港务集团的子公司瓜达尔港保税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耀宗说。
在法库尔小学聚会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还象征着瓜达尔人渴望更好的生活和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
法库尔小学建设用地的捐赠者谢尔·穆罕默德(Cher Muhammad)表示,由于当地教育相对落后,只有少数人上过学,他本人也是文盲。“我看到孩子们去其他城镇上学,有时他们必须支付很多费用。我很难过。”
“当我听说中国要建一所学校时,我非常高兴。这是一个机会。我想把这块土地留给孩子们。”他说。
雪儿60岁了,长着一张瘦削的脸,一双善良而坚定的眼睛。他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老人谢尔说,他也知道瓜达尔的地价正在迅速上涨,但他一点也不后悔。“如果我有其他土地,我会捐出去。”
在谈到中巴经济走廊时,这位老人用简单而真诚的语气说道:“这是一条连接中国和我们地区的道路。我们感谢中国让我们的地区如此重要。”
谢尔老人指出的这条道路不仅是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陆地走廊,也是两国人民相互认识的道路。这条“路”不仅承载着教育的梦想,也承载着他们就业、安居、旅游、致富、强国的梦想……这条“路”必将给古老的瓜达尔带来更多新的变化。
标题:通讯:心手相连 共筑梦想——巴基斯坦法曲尔小学见闻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