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9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8日从China获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青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持和增加国有资产价值是SASAC和中央企业的基本责任。海外投资,国内投资,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不可能每次投资都100%成功。但是,我们过去几年的实践和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实践表明,中央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总体上是很好的,逐年取得进步。当然,在这些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学费,通过国际化的过程,学习了一些国际通行的规则,了解了投资所在国的法律、文化环境和民俗风情,使我们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的风险在整体上是完全可控的。
肖亚青指出,为了防范和降低这些风险,中央企业和SASAC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许多措施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方面具有国际化和共性。需要注意的是,“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的过程比欧美国家要短,我们的经验也不应该丰富。因此,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我们也期待与任红彬先生刚才介绍的世界顶级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合作。
肖亚青指出,从SASAC监管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的建设是有计划的,不是盲目的。在“十三五”规划中,“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有长远的发展方针,但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走出去”的主体和建设的主体,每个企业在未来五年都有自己的规划。这些项目的实施涉及一系列程序,如初步项目设立、尽职调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济分析。
其次,中央企业也在加强对海外项目决策过程的监督。这些项目的建议和风险评估都由第三方或国际机构参与和分享。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们有尽可能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参与。
第三,从SASAC的角度来看,它还加强了监督、指导和问责,特别是对非法决策、盲目投资、违规和投资造成的损失。因此,我们希望并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标题:国资委:“一带一路”建设风险完全可控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