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04字,读完约7分钟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四个月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比上季度放缓0.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回落。
相关专家表示,虽然民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调整幅度在正常范围内。今后,我们应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的热情,拓宽投资领域,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努力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广阔的空发展空间。
私人投资放缓“有原因”
“虽然私人投资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降幅不大,调整幅度在正常范围内。与去年相比,6.9%仍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表示,4月份,工业品价格结束了过去一年的持续上涨趋势,市场扩张信号减弱,将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投资增长放缓。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第一季度放缓0.3个百分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投资和所有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郭冠男认为,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全年6.5%的预期目标,达到了2015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因此,宏观经济决策的重点转移到控制金融风险和抑制投机活动,如房地产市场。虽然今年的减税、减费等降本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但明显加强的金融监管和去杠杆化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导致民间投资增长放缓。
「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在个别月份出现轻微波动,是经济运作中常见的现象。由于4月份私人投资增长放缓,我们不能断定私人投资没有活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有所回升,这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稳定的推动。4月份,民间投资增速放缓,表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私人投资同比增速略有下降,这与中国经济持续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特征有关。”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学院访问学者董希淼分析说,今年前四个月,民间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民间投资下降幅度扩大,这是由于东北地区仍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时期,存在进入壁垒过高的问题。 在一些领域,私人资本的困难融资和昂贵融资仍然突出,私人投资仍然难以找到新的投资领域。
从行业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比第一季度下降了1.1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表明当前宏观经济稳中求进的基础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逃逸序列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间投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前四个月,尽管投资增速放缓,但基础设施投资运行良好,代表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的制造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结构优化继续推进。”潘表示,由于民间投资大部分集中在传统制造业,而传统制造业又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在去产能压力下,民间投资增长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客观表现。
补充短板不是“国家的进步和后退”
一些人认为,私人投资增长率的放缓与空.的投资受到挤压有关特别是在弥补不足的过程中,大量的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进入了不足和薄弱环节,抑制了民间投资的活力,形成了新一轮的“民族进与民间退”。
“短板副刊主要侧重于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原本是政府的责任。空不存在挤压私人资本投资的问题,更不用说‘国家进退’了。”潘表示,在涉及短线登的领域,投资规模往往较大,回报期较长,且回报率相对较低。过去私人资本很少进入。此外,中国已加大努力,弥补不足,加强政府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一般采用ppp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弥补短板不仅不占用0/12365だよ的私人资本投资,而且有利于通过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来调动私人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刘学智还指出,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一些自然垄断领域也在加快开放。民营资本与国有企业在投资领域的同台竞争或合作共赢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少,民营资本与国有企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将继续加强。
董希淼表示,大量政府投资是加快民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但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下,政府在短板领域的投资比重将逐渐下降,民间资本将逐渐成为未来的“主角”。
潘指出,在弥补不足的过程中,要构建政府部门和民间资本共担风险、共受益的ppp运营模式,加大ppp模式的推广应用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改变“国家进步多,人民进步少”的局面,形成“国家”和“人民”共同进步的格局,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和收益。
继续增强投资活力
私人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媒体作者指出,2006年至2012年,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30%至50%的高水平,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年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06年初的36%迅速上升到2015年12月的64%,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近年来,私人投资的增长率一直低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这表明刺激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内生(直接)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仍不到位。”郭冠男说。
中央政府非常重视私人投资的活力。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集中精力创新创业”。
“私人投资关系到整个经济的活力。但是,要鼓励私人投资,我们不能只看投资的规模和速度,还要看质量。特别是要引导民间资本向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方向投资,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潘表示,去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泡沫,导致资本“脱离现实,走向空虚”,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当前应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分类和监管,坚决防止“脱离现实、虚拟化”的苗头蔓延。同时,要继续加大降低成本的力度,适时适度地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扩大企业的减税效益。
刘学智建议,要增强民间投资的活力,关键是扩大民间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新和发展领域;要加强金融支持,提高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和方式。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吴琪建议,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流通服务改革,完善和加强政府公共服务;降低各类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门槛,尊重和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平的市场经营环境。同时,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提高项目投资回报率,促进民间资本创新和创业。此外,要加强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加强相关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协调,形成政策协同效应。(记者林火灿)
标题:民间投资活力减弱了吗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