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94字,读完约8分钟

随着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朋友圈”的扩大,中澳自贸区等升级谈判已经就绪,“抓住新机遇”之旅即将开始。目前,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自贸区实施的优惠关税政策给中外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不仅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了动能和活力,也为全球贸易发展和经济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对中国而言,当前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

5月13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和格鲁吉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部部长加哈里亚分别代表中国和格鲁吉亚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格鲁吉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迄今为止,中国已经签署了15项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为进一步向地方政府宣传自贸区的内容和积极作用,探索自贸区实施带来的合作机遇,由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和安徽省商务厅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自贸区宣传会近日在合肥举行。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面临新形势

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向22个自由贸易伙伴(不包括格鲁吉亚)出口了1.6万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5%;进口2.28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37.2%;外商投资1112.17亿美元,占中国外商投资总额的76.35%;吸收外资947.58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额的79.25%。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不用说,加快实施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意义重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当前背景正在发生变化。

正如中国在2015年12月17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所述,目前,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不断增加,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议题迅速扩大,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外贸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引进来”和“走出去”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商务部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觅在上述会议上表示,中国自贸区谈判的背景发生了三方面的变化:第一,全球经济开始进入上升周期。“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好转,包括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增长。尽管改善趋势仍不稳定,但全球经济已开始进入上升周期。在经济增长周期中,我们需要继续推动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第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已经改变。“从2000年到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发达经济体。今后,应更多关注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非常强劲的动力。”小心的说道。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第三,产业协同模式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经济增长周期中,中国不再仅仅是劳动力的提供者和生产加工环节的提供者,这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和国内企业的盈利方式都需要相应调整。”仔细强调。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让自由贸易协定更好地造福企业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局长刘殿勋指出,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布局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加快周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努力与中国周边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打造双赢的周边市场。第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建设。结合周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促进国际能力合作,我们将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带一路”市场,打造畅通的道路、贸易道路和开放的道路。第三,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努力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一些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为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大市场。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刘殿勋说,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无疑将为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和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机遇。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作为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政策的执行机构和服务平台,近年来以产业投资促进为重点,在资源能源、机械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以国际平台和渠道为载体,整合境内外投资促进资源,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本地投资需求。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刘殿勋表示,下一步,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将进一步推进自贸区的推广工作,包括组织自贸区的宣传活动、专项培训、发布自贸区的宣传资料等,向更多地方机构和企业宣传自贸区,让自贸区更好地造福企业。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中国和外国在自由贸易区享受关税削减的好处

海关总署原产地办公室副主任宋介绍了原产地概念及相关管理,以及现行自贸区实施关税优惠政策的情况,主题为“全面实施自贸区关税减让,进出口并重,加强贸易便利化”。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宋指出,自贸区关税优惠政策谈判主要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优惠清单,它是由自贸区谈判各方在同等要价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依据国内税收规则;第二种是减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商品按时间段划分,此外,还有一些减税商品和完全减税商品。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对商品实行配额管理。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谈到自贸区实施的优惠关税政策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好处时,宋说,去年我国出口企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货物申请总量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59%;原产地份额约为400万,同比增长超过84%。“在现有的17个优惠贸易项目中,最大部分来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去年,关税削减达到2640亿元,约占东盟进口总额的40%。”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宋说,去年,中国享受自贸区进口额700亿元的商品存量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享受关税减让500多亿元。此外,中国还免除了相关产业的税收。“去年,中国的关税削减份额大大超过了减税和免税。一般贸易进口增长率为0.6%。自贸区关税削减量大幅增长,关税优惠增幅达到15%。”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更多的前景可以期待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中央投资贸易博览会自由贸易协定发布会上,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觅详细介绍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创建的investment/きだよ/room。他指出,中国企业在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投资、养老服务、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文化投资合作等领域仍有许多事情要做。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周觅说,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务实成果。在货物贸易领域,两国实施了四次减税,效果明显,为两国企业满足各自的消费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空空间;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澳自贸区进一步促进了两国间航空/旅游、教育和金融等服务贸易的增长。此外,在金融、投资和教育领域,中澳自贸区也给两国带来了显著的成就。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今年4月,中澳签署了《中澳自贸区意向文件宣言》,其核心内容是正式宣布两国将于今年开始审查中澳自贸区服务章和投资章以及《投资便利化安排谅解备忘录》,为中澳自贸区升级谈判的适时启动做准备。“下一步,中国和澳大利亚将进一步扩大需求,解决上一轮自贸协定没有涉及的问题。两国的愿望都非常强烈。”小心的说道。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周觅指出,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空的投资力度,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留有余地。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删除了“对外承包工程资格”一章。这一调整意味着国内建筑企业,特别是民营建筑企业,不再受海外承包工程资质的限制,可以根据海外业务拓展情况开展海外承包工程。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周觅认为,随着中澳自贸区的升级,中国企业未来将获得更多在澳投资的空空间。一是在投资谈判环节,企业投资条件将进一步放宽;第二,根据中澳协议,双方将在商定的时间内引入负面清单,尽快完成下一轮服务贸易谈判。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中国企业在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投资、养老服务、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文化投资合作等领域也有很多文章要写。

针对未来中国企业如何在中澳自贸区框架下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着眼于双方承诺的领域,积极拓展空发展空间;二是双向投资的良性发展和协议机制的有效运用;三是关注重点区域市场,迎合政府推广重点;第四是充分利用跨境M&A投资,寻找当地合作伙伴;第五,从长远角度思考发展模式,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编辑:中国商业新闻网

标题:新形势下中国发力编织自贸区网络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