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7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非法经营案件,被告王某、卓某在两年内通过淘宝、qq等平台非法销售隐形眼镜和护理液。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隐形眼镜和护理液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必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相应的生产经营资格证书后,方可生产经营。然而,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即使没有相关证件,王、卓等人还是选择了冒险。

上海曝出隐形眼镜黑色网络销售链:利润高达10余倍

2016年7月29日,公安机关在卓等人租用的仓库中查获隐形眼镜114万多只,护理液13万多瓶,涉案金额达2796万元。

被警方逮捕后,卓供认了自己在非法经营隐形眼镜中的利益链:他们进口的主要品牌的购买价格在0.6美元至1.05美元之间,相当于4元至7.2元人民币;售价从45元到100元不等。

上海曝出隐形眼镜黑色网络销售链:利润高达10余倍

经过计算,记者发现差价超过了10倍。

“我销售的产品没有中文标签和注册号,不能在内地销售。”被告人卓供认了自己的违法事实。

卓对合法销售隐形眼镜的几个必备条件相当熟悉:“国内销售隐形眼镜需要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三级资质,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号。”

上海曝出隐形眼镜黑色网络销售链:利润高达10余倍

卓和其他人是如何工作的?根据卓的叙述和警方的调查,记者掌握了以下情况:第一,卓等人首先从国外购买货物。

他坦承:“neo(隐形眼镜品牌)是从英国进口的,从英国运到上海港,然后从海关物流运到我公司;诸如bebe(隐形眼镜品牌)之类的隐形眼镜通过韩国运往香港,然后从香港运往上海。”为了通关,卓谋与几家医疗器械公司签订了协议,并借用了他们的许可证。

上海曝出隐形眼镜黑色网络销售链:利润高达10余倍

在销售方面,卓承认他在天猫上注册了一家店铺。卓等人对天猫医疗器械销售的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记者介绍,他们通过qq、百度搜索等平台招募代理,这就是所谓的下一个家。下一个家通过批发,从而赚取中间差价。

李是卓的家人。李承认,她销售的方式相对“不同”。她首先要求所谓的“网红”和“大咖啡”在微博上宣传这些产品。当顾客决定进入购买页面时,李要求他们通过微信和支付宝下单付款。收到钱后,她直接去卓的网店下单,产品会发到客户提交的地址。据李介绍,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她通过这种方式购买的隐形眼镜和护理液的总金额超过21万元。

上海曝出隐形眼镜黑色网络销售链:利润高达10余倍

浦东新区检察院认为,卓某、王某、李某违反医疗器械经营相关管理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以涉嫌非法经营罪起诉。

制图/李晓军

记者于东明

实习生张若·赞

通讯员蒋凤静

标题:上海曝出隐形眼镜黑色网络销售链:利润高达10余倍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