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6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欧阳春祥)6月1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发布了《中国各省(区、市)十二五期间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评估》报告,首次对中国31个省(区、市)十二五期间地表水环境改善进行了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报告发现,近一半的省份未能实现“十二五”期间改善地表水环境的目标,部分地区水质恶化,部分省份水质改善。
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优质水体比例从2011年的61%上升到2015年的72.1%。然而,一些地区的水质恶化或改善缓慢。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近三分之一的省份的优良水体比例低于50%,五分之一以上的省份的劣ⅴ类水体比例高于20%。
“中国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十三五”期间,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重点,全面调整水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水环境管理政策创新和转变,建立科学有效的水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所环境政策司副司长董说。
根据各省市“十二五”环保规划、2011-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以及当地环保部门的信息披露和咨询回复,本报告梳理了全国31个省市“十二五”环保规划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江苏、安徽等13个省市已完成地表水环境改善目标。 而河南、广东等15个省没有完成地表水环境改善目标,天津、重庆缺乏目标设定
在实现改善地表水环境目标的13个省中,有8个省改善了水质。其中,2015年江苏省优质水体比2011年增加12.7%,劣ⅴ类水体减少17.5%。在未能实现改善地表水环境目标的15个省中,四川、内蒙古和山西省的水质恶化。与2011年相比,2015年内蒙古优秀水体比例下降了13.6%,其次是四川,下降了6.3%。此外,2015年未达标的河南省地表水水质较2011年有所改善,但自2012年以来,优良水体的比例一直在下降。
标题:近半省份未完成“十二五”地表水环境改善目标 部分地区水质恶化情况有所改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