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2字,读完约5分钟
这很容易描述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保险业。我经历过为快钱而抵押、种别人的土地和浪费自己的土地。今年上半年,保险业的监管栅栏已经牢牢扎牢,原来的源头已经清理干净,重新启航。在回归本心的路上,记者采访了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畅谈保险业的回归之旅。
偏离轨道
盲目发展短期财务管理业务,积极投资抗原股东,资产负债错配...这是近年来保险业广泛发展的几个缩影。一些保险公司偏离主营业务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保险,不尊重保险,也不是真的想做保险。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保险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风险管理,一些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很大偏差。他们对行业应该做什么和公司应该做什么有一个模糊的理解,并且已经做了很多不该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个别公司以高回报率出售大量短期理财产品。在获得大量溢价后,他们进行激进投资,甚至挪用溢价来增加资本、扩大财务杠杆、扩大资本和偿付能力。作为控股股东融资平台的公司异化。
一些保险公司长期依赖股东的“输血”,常规是“业务扩张-增资-再扩张-增资”,最终扩张成保险业的“脓包”,危及“健康”。
许多业内受访者认为,整个行业应坚持立足基础,壮大主业,立志成为百年老店,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优势。
矫正
面对混乱和风险,监管应该对症下药。上半年,非寿险投资业务试点停止,中短期产品“瘦身”,万能保险期限延长,非法保险机构相关业务和投资资格被停止...“空孩子”被一个接一个地封锁,而“脓包”被一个接一个地碾碎。一些保险公司没能快速赚钱,所以他们应该做好保险工作。
保险业的“初衷”是,无论社会赋予保险业多少职能,我们都不能忘记保障职能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础,而保障是保险业的管家技能。
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表示,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更加成熟,监管机构将让市场自行调整。如果保险公司不把主营业务作为回报,保证值就不会体现出来,未来的保费收入就会受到压力,被市场淘汰。中国保险市场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成立的一些保险公司股东和经营者相对不成熟,监管部门有必要对其进行引导,以保护其来源。
“这不仅是一个监管要求,也是一个总的趋势,让保险业返回保护其来源。”新华保险(601336)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丰丸表示,保险公司应该从财务经理回归到风险经理,提供的风险保护应该体现在担保责任、产品成本绩效和理赔服务上。近年来,保险费规模不断扩大,但“含金量”不高。回报风险保护需要优秀的精算、核保和理赔人员,但目前在中国还比较薄弱。
他说,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想让Return来保护它,它必须首先打好坚实的基础,为长期的困难做好准备。
返回
多年来,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始终坚持担保标准,大力发展担保产品,拓展期货交割业务,承包批发交割业务,使业务结构更加健康。
第一季度,中国人寿(601628)、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和新华保险的第一年保费分别增长17.4%、45.9%、67.3%和47.5%。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都在削减低价值率的批发业务,提高长期支付和高价值率担保业务的比重。其中,新华保险第一季度银行保险第一年保费同比下降99.8%,个人保险第一年保费同比下降34.2%。
该行业这样描述保险业务:支付业务就像农民种植小麦,一年一次,他们必须每年努力工作;分期付款就像果农种植果树一样。一旦种植,它们每年都会有好收成。
一位长期依赖发展万能保险的小型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正在根据监管要求调整产品结构,缩小短期理财产品规模,大力发展担保产品,发展支付业务。它已经感受到了转型的“痛苦”,溢价已经下降,但公司的债务水平更合理。
中国保监会的数据也证实了上述负责人的说法。1-5月,我国保险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全险保费收入2866亿元,同比下降56.53%,占个人保险保费收入的15.04%,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保本产品增长迅速。大多数公司的万能保险业务相对规范,资产负债匹配基本合理。
保险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对保险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根据行业发展规律,致力于发展证券业务并在市场上集中培育的保险公司,在保费缓慢上涨后,含金量更高,精力更充沛。显然,一直在做自己工作的保险公司已经领先了。对于一些习惯于粗放经营的保险公司来说,他们应该是务实而合格的“果农”。当“果树”茁壮成长时,它们不仅可以“挡风遮雨”,而且还有果实在摇曳。
标题:新华社谈保险业的回归之旅:挣快钱的套路不灵了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