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4字,读完约4分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墉

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尽快弥补县域农业和矿业经济发展的短板,构建以县为基本单位的统一整合的新型区域经济体系。

6.7%、6.8%和6.9%。近几个季度,特别是上半年,经济增速缓慢回升,表明中国经济经过近年来多方面的努力,基本实现了高速稳定增长的目标,令人鼓舞。中高速稳定增长目标的初步实现,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中国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和未来的实质性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优化区域结构巩固中高速稳增长成果

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目标,根据提升需求结构层次和进一步丰富需求内容的要求,从以总量指标为主转变为以质量、结构和效率指标为主,从单一经济指标转变为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指标;根据再生产内涵式扩张的要求,发展的动力应由主要依靠单要素投入扩张转变为全要素技术进步和制度机制创新;按照五个发展理念的要求,发展路径应由主要依靠需求方转变为主要依靠供给方的结构改革和“三对一、一减一补”的任务;按照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大力推进配送服务的要求,发展措施应从过度的政府职能和过度的行政干预转变为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在社会宣传中有限而必要的作用。其中,发展目标转变中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主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城乡区域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此,我对构建以县为基本单元的统一整合的新型区域经济体系,进一步巩固中高速稳定增长的成果,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优化区域结构巩固中高速稳增长成果

从纯粹的区域经济角度来看,空区域经济形态包括三种基本形态:点(指城乡居民区)、线(指主要交通和通讯线路及其他线性基础设施)和面(指农业、矿业和生态环境),并具有上述三种基本形态。县级区域作为基本的区域单位,根据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城市县级区域和农业、矿业县级区域。根据中心城市的规模和级别,城市县级区域可分为首都级区域(北京6个中心城市中有一个)和省级城市县级区域(如上海的12个中心城市,包括浦东新区和天津的10个中心城市,不包括滨海新区)。包括3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和30个省会城市)、各地级市的县级市区(共278个)和县级市区(360个县级市加上地级市的非中心城区,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2016年发布的城市统计数据)。这些城市县级区和广大的农业和矿业县级区(2015年共1500、

优化区域结构巩固中高速稳增长成果

总体而言,县级基层区域的发展方向是由以农产品(000061)、农产品初级加工、矿产品分散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的农业和矿业型县级区域经济向以深加工、产品制造和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县级区域经济转变。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县级地区都能发展成为城市县级地区。要发展成为城市县级区域,需要大都市能够产生和发展的一些独特的区位条件(城市遗传学)。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县级地区的最终所有权是什么?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大多数一般县级地区发展的最终归属应该是农业的现代化,即集约高效的家庭农场,以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业体系,这种体系在生产之前、期间和之后为农业提供从县城到建制镇的各种专业化服务。此外,为大规模养殖农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的城镇应成为特色城镇的主体。

优化区域结构巩固中高速稳增长成果

总之,为了稳定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确保中国经济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今后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尽快弥补县域农业和矿业经济发展的短板,构建以县为基本单元的统一整合的新型区域经济体系,形成从城市各级县域到广大现代农业和矿业县域的合理稳定的空金字塔结构。

标题:优化区域结构巩固中高速稳增长成果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