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3字,读完约3分钟
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实习生张佳莹)“到目前为止,我国第一轮输配电价格改革试点已经全面完成,实现了省级电网的全覆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输配电价格改革和价格市场化的测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孟伟表示,自2014年12月以来,深圳电网和孟茜电网已经破冰,第一轮输配电价格改革试点已全面完成,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后的输配电价格已陆续向社会公布。这是自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钟发[2015]9号)以来,电力改革首次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指出,输配电价格改革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设机制、降低成本、促进市场。
在机制建设方面,《输配电定价成本监督检查办法》和《省级电网输配电定价办法(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科学、规范、透明的输配电价格监管体系。基于“允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引入现代激励监管理念,鼓励电网企业减少投资,减少投资冲动。
在降低成本方面,进行严格的成本监督和检查。据统计,我国电力企业的不相关或不合理成本约为1180亿元,占14.5%。改革后,平均每千瓦时减少了近1%,32个省级电网的允许收入减少了约480亿元。
在推动市场的过程中,用户和企业被推动直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竞争格局。2016年,中国电力市场交易比例为22.25%。据估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电力市场化规模将达到2万亿千瓦时,占电网售电量的35%,同比实现50%的高速增长。
张还表示,下一步,全国输配电价格改革将围绕四个方面继续进行。开展跨省、跨地区电网输配电价格审核,研究制定电网和新建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妥善处理交叉补贴问题,做好现有试点项目三年监管周期结束后的政策转换工作。“改革都是危险的海滩,那么任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对说道。
关于价格市场化程度,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政府管理价格的比例不到3%,比2012年低2.6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价格市场化程度达到100%,实现全市场定价。
据了解,衡量价格市场化程度的新方法是本次测算的重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介绍说,新方法以产值为主要指标,以国民经济各行业总产值为分母,以各行业政府管理价格中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值为分子,从而得出政府管理价格的比重和价格市场化程度。与旧方法相比,新方法将第三产业纳入计算范围,实现了行业的全覆盖。同时,与基于农产品(000061)收购、消费品零售和生产资料交付三个环节的计算相比,以工业产值为主要指标可以使大部分数据来自统计部门。"这确保了计算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彭绍宗说:
标题:发改委:首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全面完成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