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0字,读完约8分钟
人物对话
我们的记者潘英丽
2016年,中国货运量达到440亿吨,其中公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业务量超过300亿件,物流总成本超过11万亿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物流市场。
中国快递业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了。当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各领域的共识时,它加快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今年5月,童渊快递(600233)在全国小商品之都义乌发布全球包裹联盟(gpa),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网络加入GPA,使中国快递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又迈进了一步。
为此,本期财经人物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主任翟坤教授与童渊快递董事长兼总裁余伟觉先生进行访谈,从学术和行业的角度解读和期待中国快递业走向世界的创新举措。
中国式的融入世界
翟坤:我们了解到,中国快递业的发展通常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直销,另一种是直销+加盟,今天的成绩是在这两种模式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童渊快车采用哪种模式?
余伟觉:童渊快递采用“直销+加盟”的模式。在十七年的发展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实践经验。在2016年国家邮政局年会上,马俊生局长在报告中表示,直接+加入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他希望中国的新模式能够在全球推广。我们在2015年推出的全球快递项目和今年推出的全球包裹联盟模式,将缩短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时间,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做出有利的前期布局。
翟坤:无论从行业本身的发展需要还是从一带一路企业走向世界的趋势来看,中国企业正在走向全球化。我们看到童渊的业务已经涉及到快递、海运/海运/电子商务等领域,国内网点也有一定的规模。童渊于2015年在香港设立直营分支机构后,开始从海外招募业务代理,并规划全球快递网络。我不知道最初的决定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规律,还是因为一个先进的战略计划。
余伟觉:有两个因素。全球化是快递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快递物流业的国际网络覆盖、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将成为未来中国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童渊的发展愿景是世界触手可及,我们希望每一个包裹都能安全、可靠、快速、便捷地送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跨境递送和跨境网上购物变得更加高效和简单,从而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当然,这离不开童渊多年来建设的82个国内自营枢纽转运中心,覆盖全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000个码头网点,以及总共开通的1300多条航线的基础。
翟坤:我们注意到全球包裹联盟选择在浙江义乌出版。为什么是义乌?
余伟觉:义乌是小商品之都,多式联运地理位置优越。义乌的布局可以加快中国企业与中国服务业的合作。除了义乌,我们还在Xi、南宁、广州、成都、嘉兴、武汉等城市进行了布局。这些重点布局区域不仅是国内发展的核心位置,也是一带一路连接线上非常重要的支点城市,也是未来国际化的核心城市和枢纽城市。
可以说,这些布局合理的城市是国际物流或国内物流中非常关键的节点。如果当地资源的聚集效率与区域经济和物流的特点相结合,将会释放出非常强大的协同效应。
自主建设+合作,加快创新转型
翟坤: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快递业应该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发展到智能化和智能化。创新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名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带着创新元素走出国门,包括尖端科技、先进的商业模式和新鲜的生活理念。全球包裹联盟无疑是企业走向全球的创新举措,也是国内物流快递企业发起的唯一国际物流快递联盟平台。这项创新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余伟觉: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战略布局,都在推动我们创新。针对国际物流范围窄、成本高的问题,童渊未来将打造高性价比的跨境全链接产品,在线连接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线下依托全国终端网点,线上线下结合营销模式拓展市场。
在海外,童渊将复制中国加入的成熟经验,继续以加入的方式在海外发展本地终端网络。同时,依托国际包裹联盟,我们将建立跨国快递公司的合作网络,通过自身建设+合作的方式,扩大公司的全球覆盖面,使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一起走向全球,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快递物流服务。
翟坤:作为一家走向全球的中国服务型企业,目前海外网点布局的推进进展如何?还有哪些困难有待解决?
余伟觉:我们首先在海外注册了分公司,并在一带一路一些国家的核心地区成立了海外团队。仙达国际物流的参股和全球包裹联盟的启动,加快了童渊海外核心人才培养和网络拓展的速度,也标志着童渊正式开启了自主建设与合作相结合的国际化道路,中国快递真正进入了国际战略布局。
我相信,经过一年左右的整合发展,童渊全球包裹联盟和仙达国际物流将成为童渊全球化的核心战略布局,这也将加快智能化发展,打造成熟的国际网络,整合更多的国际干线,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出更有益的探索。
翟坤:具体到模式创新,当全球包裹联盟启动时,除了系统对接,联盟成员如何约束和合作?没有国内加盟商的密切关系,如何保证网络的顺利运行?消费者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获得信息吗?
余伟觉:在建立全球包裹联盟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众所周知,消费者对快递邮件的追踪有很大的需求。信息化可以帮助消费者掌握对象轨迹的流动信息,也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实现标准化和国际化,即单一数字和一个标准。因此,童渊在信息与世界接轨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希望通过标准化的体系建设,全世界能够关注中国快递企业和快递行业,同时,世界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与中国同行交流。
全球包裹联盟的机遇与挑战
翟坤:在国际童渊未来的运作中,如何弥补国际网络和国际人才的不足?你会继续收购海外同行吗?如果继续采集,将选择哪些对象?童渊会寻求与大型国际快递物流企业合资,还是继续坚持全球包裹联盟模式?
余伟觉:首先,童渊是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表达平台,主要是科技和信息技术驱动的智能平台,具有开放包容的基因。我们愿意与联盟中的任何企业合作。仙达国际物流公司的收购重视其先进的海外经验和人才队伍,但依靠频繁的收购并不能满足童渊的发展需要,于是中国式的加盟诞生了。我们将坚持用童渊的标准化系统和服务连接海外企业。只有这样,中国的快递才能传播到世界各地。
事实上,在全球包裹联盟发布之前,童渊快递已经与日、韩、台、英、中东和美国的快递公司达成共识,成立了工作委员会,形成了草案和条款数据的标准,并为下一次业务对接具体实施了相应的产品。
在品牌合作方面,我们去年完成了全球包裹联盟的国际和国内商标注册,未来将有统一的商标标准和共同打造的品牌在市场上推广。
翟坤:全球包裹联盟让中国快递公司走向了全球。可在此平台上显示的信息链接将是全球性的。但是,如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标准化管理呢?
余伟觉:虽然童渊在中国是开放的,但是所有的品牌管理和日常运作都是由总部来规范的。同样,全球包裹联盟也不能脱离这些标准。童渊已经完成了机构设置、品牌注册和系统开发等前期工作。
全球包裹联盟进入试运行阶段后,童渊将实现信息、服务和品牌的统一,包括信息标准化和决算标准化的统一。未来,童渊自建的管理系统将实现可视化、可控的信息服务和快递安全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消费者的每一次快递都到达每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是联盟,信息链接、品牌形象和整体运营必须符合中国最基本的标准。
翟坤:全球包裹联盟开启了中国快递业的全球化进程,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规避中国快递业全球化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余伟觉:快递业在中国被定位为现代主导产业。目前,迎来了更多的机遇,这是时代赋予的最佳发展时期。与当前的快递行业相比,机遇大于挑战。特别是,一带一路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有三大机遇,一是提升自身实力的机遇。第二个是建立新系统和团队的机会。童渊明年将大力推动年轻人在新部门锻炼,人才队伍也将更加年轻。第三是把握科技机遇。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批准童渊牵头建设上海市物流信息共享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这给了我们另一项义务和责任。我希望此举能为快递行业和社会的国际化和自由信息化做出更多贡献。
当然,仍然存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挑战。童渊在Xi安成立了一家新技术公司,希望在科技领域永远保持领先,吸引人才,创新和建设符合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平台,建立成熟的国际网络,建立全球网站,获得干线的资源系统。当然,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标题:中国快递业的全球展望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