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2字,读完约3分钟
在汽车消费方面,我国分期付款和消费形式的普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然而,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汽车金融的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正在加速,汽车消费将进入大众化时期,从而带动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更大的发展。
中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鹤立鸡群
根据预期产业研究所的《中国汽车销售产业发展模式及投资分析报告》,2016年,全球汽车产业整体形势良好,产销量均超过9000万辆。其中,中国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年产销量分别为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同比增长14.5%和13.7%,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和9.0个百分点,居世界首位。
2016年世界主要国家汽车销量统计(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未来工业研究所
2011-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对比图(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未来工业研究所
汽车进出口方面,2016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64亿美元,同比下降0.62%,其中:进口额为797.4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出口额为766.54亿美元,同比下降4.24%。
2016年汽车商品进出口(单位:万辆,1亿美元,%)
资料来源:未来工业研究所
此外,与人均gdp的国际形势相比,中国仍处于较低水平(汽车消费),仅在一、二、三级市场就能达到每千人20辆以上,这表明中国仍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汽车需求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
首先,未来汽车市场的需求中心将从东海岸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二三线城市。由于一级市场已经逐渐进入成熟阶段,高增长趋势可能不再存在,而二、三级市场的增长仍然值得期待,尤其是中西部省市。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汽车需求将逐步进入新的扩张期,未来几年将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增长率高于传统一级市场将变得正常。
此外,农村市场的发展壮大也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的驱动力。随着二、三线地区和农村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正在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模式调整。这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将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潜力的开发和释放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其次,豪华车市场持续乐观。随着中国富人阶层的不断崛起,近年来中国豪华车市场呈现出高于市场整体增长水平的发展势头。这一趋势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豪华车将继续成为增长率最高的细分市场之一。
第三,自有品牌汽车面临挑战。一方面,自有品牌一直集中在低端市场竞争。近年来,自有品牌大大扩大了生产能力。随着市场发展整体放缓和刺激政策的退出,闲置产能、库存过剩和价格战将给自有品牌带来更大压力。与此同时,合资企业低端产品定位的趋势仍在加强。由于品牌吸引力的导向力较强,如果合资产品扩散到低端,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受到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在近年的品牌培育中,自有品牌的受欢迎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消费者对二、三线市场品牌的认知度不如一线市场,他们的跨越式发展也将为自有品牌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着2010年制约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因素得到解决,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进入普通人的家庭(603883,诊断单元)。虽然短期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仍存在诸多困难,但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将逐步提高。
这篇文章来自未来工业研究所,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题:中国汽车消费将进入普及期 需求结构产生新变化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