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7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张钦锋)8月14日上午,央行推出2100亿元人民币反向回购操作,其中7天1100亿元人民币,14天1000亿元人民币,完全对冲了今天到期的2100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二天实现中性对冲。据市场参与者称,流动性扰动因素在3月中旬有所增加,本周到期的资金数额很大。预计央行将结合短期流动性供求适度增加流动性投资,并适时继续做好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上周,市场基金普遍表现出资金紧张的特点。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中性对冲。除了上周一净提款600亿元、周四净投资300亿元外,其余三个交易日均实现了等额对冲,一周累计净提款300亿元。
中期,流动性扰动因素将增加。从本月来看,主要体现在纳税期限的影响和到期后的返还。本周每月的公司税支付可能会给流动性带来一些干扰。与此同时,本周有更多的反向回购和mlf到期。央行如何运作值得关注。
根据风能数据,本周到期的mlf有6000亿元,从周一到周三的到期金额超过了1000亿元,特别是周一高达2100亿元;此外,还有2875亿元人民币的多边基金将于周二到期;一周到期金额达到8875亿元,其中大量资金集中在一周的前半周到期,由于纳税期限重叠、日常存付等因素,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
有鉴于此,本机构预计央行将适时实施“填谷”操作,灵活实施反向回购操作,并适时继续进行mlf,以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最近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指出,每个月中旬是多种因素叠加收紧流动性的时候,因此央行的净投资会更大,而财政支出会在每个月的下半年供给流动性,因此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向主要体现为“削峰”,操作规模的平衡也取决于财政支出的进度和力度。很明显,央行不希望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态度有“不适当”的预期,因为资金太松或太紧。
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央行仍坚持“保持总量稳定,调节货币关口”,不松不紧,“削峰填谷”,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还新增提到“公开市场操作将增强主动交割和收益的灵活性,研究和丰富反向回购期的品种”,预计未来公开市场的反向回购操作期将更加多元化,以提高资金的稳定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标题:OMO继续开展等额对冲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