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5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杜海青岛报道
11日,青岛啤酒(600600)召开了“全球面包共享——青岛啤酒出口100个国家和一带一路市场拓展”新闻发布会,再次提出了“国际化”的目标。
“我们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制造业,加强中国的‘质量’,发展中国的‘智力’。在继续巩固和提升海外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我们将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国家的新市场。”青岛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博说。
“三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事实上,青岛啤酒的“国际化”成绩单足以让许多品牌羡慕不已:在全球啤酒市场持续萎缩的背景下,2016年青岛啤酒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2%。其中,西欧市场增长8%,拉美市场增长14%,亚太市场爆炸式增长45%。
这一销售增长意味着该品牌啤酒每天开放超过5000万次;全球消费者平均每分钟喝4万瓶青岛啤酒;每年,全世界消费者消费的青岛啤酒瓶可以绕地球119圈,地球往返月球7圈。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销售份额不是通过价格战来交换的。这与中国制造业总是低价的传统印象完全不同。“一瓶外国青岛啤酒几乎是美国本地啤酒的两倍,是德国本地啤酒和哈萨克斯坦本地啤酒的三倍。”它的价格是本地啤酒的四倍,但仍然很受欢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克星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鲜明的品牌定位使青岛啤酒的“国际化”有着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驱动逻辑和行进路径,其核心是高品质、高价格和高知名度。
出口创造更多品牌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品牌和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显示,青岛啤酒、联想和华为等中国品牌在海外都很受欢迎。在食品、饮料、葡萄酒和餐饮产品方面,青岛啤酒排名第一。就消费者意识而言,它在一些国家的认知度超过90%,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
显然,《中国品牌与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的发表从另一个维度展示了青岛啤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一个有趣的结论是,青岛啤酒是调查样本中唯一一个发达国家认知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品牌。
这是其多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深度培育的最直接回报,同时也为其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战略、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提供了注解。
“从青岛啤酒走出国门的第一天起,出口不仅仅是为了销售产品,更重要的是,创造品牌。”黄克星表示,直到今天,品牌驱动的发展战略仍然是他们的核心战略。
标题:青啤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带来启示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