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5字,读完约4分钟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且已经成为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更重要的是,今年以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弹性日益增强,稳中求进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9%,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许多国际机构最近提高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这些机构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稳步推进,经济前景得到了很好的支撑。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下旬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中国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上调了0.1和0.2个百分点,至6.7%和6.4%。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第三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测。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经济增长率令人鼓舞,增长质量令人瞩目。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一半,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居“三驾马车”之首。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7月份中国物价总体稳定,医疗、旅游和教育服务价格上涨。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发布的《亚洲经济展望》称,国内消费、进口和出口的增长改善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一方面,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公共支出持续扩大,支持国内消费持续改善;另一方面,部分商品价格从2016年的低位小幅反弹,外部需求回升,刺激上半年进出口回升。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中国居民的服务消费有望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摩根大通认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的放缓以及金融去杠杆化的影响,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消费和服务业的稳步扩张以及私人投资的不断增加为中国的经济前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进程,中国经济的弹性令世界惊叹。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弹性源于中产阶级的持续扩张、科技创新的快速进步,以及政府应对城市化和老龄化等挑战并从中寻找机遇的举措。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7月底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上撰文指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人》利用中国大船陷入漩涡的幌子,认定中国将步泰国、印尼、韩国的后尘陷入危机,但中国经济增长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只是略有放缓,然后迎来了连续10年超过10%的增长。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长率。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罗奇还抨击了日本的经验被用来诋毁中国的说法。他说,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人主要关注杠杆和房地产风险,担心中国经济增长会陷入日本式的长期停滞。然而,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储蓄率更高,政府债务率更低,从而形成了一个经济“缓冲区”,使空政策的范围更大。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法国《回声报》指出,中国经济取得了稳步进展,而保持稳定的局面得益于改革释放的红利。持续稳健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培育和增长新的经济动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根据欧洲智库布鲁格尔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中国在R&D的投资超过了欧盟,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与美国持平,自然科学和工程博士的数量超过了美国。它完全有能力实现到2050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导者的目标,从而推动形成一个多极的全球科研格局。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目前,全球经济正在走出“大萧条”,中国的经济弹性也明显增强。然而,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反全球化趋势的抬头,仍然存在。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应妥善处理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贸易摩擦,有效控制国内金融风险,稳步推进去杠杆化进程。未来,中国将继续扮演全球经济“稳定器”的角色。

标题: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