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1字,读完约3分钟

在mlf展期后,面对仍未解渴的金融机构,央行继续进行大规模反向回购操作,公开市场操作(omo)显示出4个交易日以来的首次净投资。市场人士指出,由于纳税期限、反向回购到期等因素,短期流动性趋紧,央行“填谷”流动性释放工作于每月中旬如期启动,有助于稳定货币市场波动。随后,随着事端逐渐平息,财政支出将会增加,本月下半月资金可能会略有改善。

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净投资为1800亿英镑

16日上午,央行启动了2800亿元人民币的反向回购操作,交易量创下三周来新高。对冲当日到期的1000亿元反向回购后,实现净投资1800亿元,单日公开市场操作净额达到6月7日以来的新高。

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早些时候,央行刚刚完成了本月到期的mlf展期。15日,央行启动了为期一年的3995亿元人民币的mlf操作,完成了本月到期的2875亿元人民币的mlf展期,并发放了1120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资金。然而,在包括反向回购在内的全面计算中,央行的omo当日仍净返还人民币280亿元。

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很明显,金融机构在过度的mlf后仍然没有“解渴”,这导致央行继续实施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

自本周初以来,受纳税期和反向回购/mlf到期的影响,市场流动性供需已经趋紧。“鉴于短期内流动性吃紧,纳税影响将持续数日,央行给予金融机构适当的流动性支持是合理和必要的,符合预期。”鉴于央行16日进行的大规模反向回购交易,一名交易员表示。

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月中有多少“法律”会改变

一段时间以来,每当到了月中,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就容易波动,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的扩大和资金跨市场、跨机构联动的增强,财政收支、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支付和提取、现金收付、市场预期等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加大,不同因素容易叠加。例如,每月中旬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收紧流动性的时候,因此公开市场操作将更加活跃,以“填谷”。现在,在本月中旬,央行的“填谷”流动性释放已经如期开始。

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近年来,一些季节性和临时性因素增加了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影响。”分析师认为,除了央行提到的一些原因外,低超额准备金率可能是关键原因。低超额准备金意味着总流动性较小,抵御边际扰动的能力下降,表明各种因素对流动性的边际影响增加。

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从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化来看,自去年以来已降至较低水平:2003-2008年平均超额准备金率约为3.5%,2009 -2015年约为2%,2016年以来低于2%,今年第二季度末为1.4%。研究人员认为,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金融去杠杆化的主题。

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未来,超额准备金率能否有效上升,主要取决于外汇账户的变化。今年以来,外汇账户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但截至7月份仍未恢复增长,短期内难以回升,这意味着资金“正常”波动仍将出现。

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央行可能会维持适当的流动性净投资,而由于下周到期的数额较大,央行可能会继续进行小规模净投资或中性对冲,而omo可能会在月末用财政支出收回其净回报。在央行的精细控制下,预计流动性不会持续异常紧张或宽松。

标题:月中再现“紧一紧” 央行照例“填一填”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15665.html